早秋夜坐

· 方澜
万星都让月,势不并光芒。 尘陌闻钟静,风庭洒顶凉。 明河西落野,飞露下沾裳。 但息人间累,仙乡不离房。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星:无数的星星。
  • 并光芒:并,一起;光芒,光亮。这里指星星的光芒。
  • 尘陌:尘土飞扬的道路。
  • 闻钟静:听到钟声而感到宁静。
  • 风庭:风吹过的庭院。
  • 洒顶凉:头顶感到凉爽。
  • 明河:银河。
  • 西落野:向西落下,消失在野外。
  • 飞露:飘飞的露水。
  • 沾裳:沾湿衣裳。
  • 息人间累:息,停止;人间累,人世间的烦恼。
  • 仙乡:仙境,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 不离房:不离,不离开;房,这里指住所。

翻译

无数的星星都让月亮的光芒所掩盖,它们的光亮无法与月亮相比。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听到钟声感到宁静;风吹过庭院,头顶感到凉爽。银河向西落下,消失在野外,飘飞的露水沾湿了衣裳。只要停止人世间的烦恼,理想中的美好地方就在不离开的住所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早秋夜坐时的景象,通过对比星星与月亮的光芒,表达了人世间的烦恼与理想仙境之间的对比。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象的描写,如尘陌、风庭、明河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凉爽的氛围。最后两句寓意深刻,表达了只要摆脱人世间的烦恼,就能在平凡的住所中找到心灵的仙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方澜

元莆阳人,字叔渊。隐居吴中,自少时不娶,闭门读书,训徒以自给。平生喜吟咏。有《叔渊遗稿》。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