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照磨赴李司徒幕兼简张郎中

· 王逢
司徒分镇越王台,瓯婺山光入望来。 堂上修文间将略,幕中求旧得贤才。 鉴湖木落鱼梁见,紫塞风高雁路开。 莫禁白头狂贺老,酒船仍荡月明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照磨:古代官名,负责文书校对和审计工作。
  • 司徒: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后世的丞相。
  • 越王台:古迹名,位于今浙江绍兴,相传为越王勾践所建。
  • 瓯婺:指浙江的瓯江和婺江,这里泛指浙江地区。
  • 堂上:指官府或官场。
  • 修文:指文治,即文化教育。
  • 将略:指军事策略。
  • 幕中:指幕府,即军政机关。
  • 鉴湖:即镜湖,位于浙江绍兴。
  • 鱼梁:捕鱼设施,用竹木编成,置于水中以捕鱼。
  • 紫塞:指长城,因长城多用紫色泥土筑成,故称。
  • 雁路:指北方边塞的道路,因常有雁群飞过而得名。
  • 贺老:指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晚年号“贺老”。
  • 酒船:载酒的船。

翻译

司徒被派去镇守越王台,浙江的山光水色尽收眼底。 在官府中既重视文化教育,也注重军事策略,幕府中寻找旧日贤才。 镜湖的水落了,鱼梁清晰可见,长城的风大,雁群飞过的道路开阔。 不要禁止白发苍苍的贺老狂放不羁,载酒的船仍在月光下荡漾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司徒镇守越王台的景象,通过对浙江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的交融。诗中“堂上修文间将略,幕中求旧得贤才”体现了对文治与武功并重的理念,以及对人才的珍视。后两句通过对鉴湖和紫塞的对比描写,展现了南北风光的差异。结尾以贺老和酒船的形象,寄托了对自由不羁生活的向往。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