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兰卷兼梅花

· 王冕
湘江云尽湘山青,秋兰花开秋露零。三闾已矣唤不起,蓩莸萧艾春娉婷。 冷飙吹香散郊坰,山蜂野蝶何营营。幽人脱略境色外,竟坐不读《离骚》经。 西湖昨夜霜月明,梅花见我殊有情。逋仙祠前尘土清,老鹤彳亍如人行。 天边缥缈来凤笙,玉壶吴酒颠倒倾。酒阑兴酣拔剑舞,忽觉海日东方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湘江:中国湖南省的一条主要河流。
  • 三闾:指屈原,因其曾任三闾大夫。
  • 蓩莸(mǎo yóu):两种草名,比喻小人。
  • 萧艾:蒿类植物,比喻小人。
  • 娉婷(pīng tíng):形容姿态美好。
  • 冷飙:冷风。
  • 郊坰(jiōng):郊野。
  • 脱略:轻慢,不拘。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
  • 逋仙祠:指杭州西湖边的林逋祠,纪念宋代隐士林逋。
  • 彳亍(chì chù):形容小步慢走。
  • 凤笙:古代的一种乐器。
  • 吴酒:指江南地区的酒。
  • 酒阑:酒宴结束。
  • 海日东方生:形容日出东方,海面上的景象。

翻译

湘江的水流尽了,湘山依旧青翠,秋天的兰花盛开,秋露轻轻滴落。屈原已经逝去,无法再唤起,而那些小人却如春天的蓩莸和萧艾般姿态美好地生长。冷风中传来香气,散布在郊野,山中的蜜蜂和野蝶忙碌地飞舞。幽居的人不拘于景色,竟然坐下来不再阅读《离骚》。

昨夜西湖上霜月明亮,梅花对我展现深情。逋仙祠前的尘土清静,老鹤缓缓行走如同人一般。天边传来缥缈的凤笙声,玉壶中的江南美酒被倒得颠倒。酒宴结束,兴致高昂时拔剑起舞,忽然间感觉到海面上日出的东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湘江与湘山的秋景,以及西湖的冬夜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与对世俗小人的鄙视。诗中“湘江云尽湘山青”与“西湖昨夜霜月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季节和地域的自然美。后半部分通过对酒宴和剑舞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日出东方的期待,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