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兰卷兼梅花
湘江云尽湘山青,秋兰花开秋露零。三闾已矣唤不起,蓩莸萧艾春娉婷。
冷飙吹香散郊坰,山蜂野蝶何营营。幽人脱略境色外,竟坐不读《离骚》经。
西湖昨夜霜月明,梅花见我殊有情。逋仙祠前尘土清,老鹤彳亍如人行。
天边缥缈来凤笙,玉壶吴酒颠倒倾。酒阑兴酣拔剑舞,忽觉海日东方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湘江:中国湖南省的一条主要河流。
- 三闾:指屈原,因其曾任三闾大夫。
- 蓩莸(mǎo yóu):两种草名,比喻小人。
- 萧艾:蒿类植物,比喻小人。
- 娉婷(pīng tíng):形容姿态美好。
- 冷飙:冷风。
- 郊坰(jiōng):郊野。
- 脱略:轻慢,不拘。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
- 逋仙祠:指杭州西湖边的林逋祠,纪念宋代隐士林逋。
- 彳亍(chì chù):形容小步慢走。
- 凤笙:古代的一种乐器。
- 吴酒:指江南地区的酒。
- 酒阑:酒宴结束。
- 海日东方生:形容日出东方,海面上的景象。
翻译
湘江的水流尽了,湘山依旧青翠,秋天的兰花盛开,秋露轻轻滴落。屈原已经逝去,无法再唤起,而那些小人却如春天的蓩莸和萧艾般姿态美好地生长。冷风中传来香气,散布在郊野,山中的蜜蜂和野蝶忙碌地飞舞。幽居的人不拘于景色,竟然坐下来不再阅读《离骚》。
昨夜西湖上霜月明亮,梅花对我展现深情。逋仙祠前的尘土清静,老鹤缓缓行走如同人一般。天边传来缥缈的凤笙声,玉壶中的江南美酒被倒得颠倒。酒宴结束,兴致高昂时拔剑起舞,忽然间感觉到海面上日出的东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湘江与湘山的秋景,以及西湖的冬夜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与对世俗小人的鄙视。诗中“湘江云尽湘山青”与“西湖昨夜霜月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季节和地域的自然美。后半部分通过对酒宴和剑舞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日出东方的期待,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与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