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八月纪事时自乡里入吴还华馆遂卜隐鸿山

· 王逢
寸舌解重围,长歌振短衣。 不成巢父去,空似鲁连归。 蔡港沙田薄,黄山宰木稀。 伯鸾吾所慕,梅李况鱼肥。
拼音

所属合集

#八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寸舌解重围:比喻用言语巧妙地解决了难题或危机。
  • 长歌振短衣:长歌,即长声歌唱;振,振奋;短衣,指简朴的衣着。这里形容心情激昂,即使穿着简朴也感到振奋。
  • 巢父:古代传说中的隐士,以巢居闻名。
  • 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的高士,以智谋闻名。
  • 蔡港: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沙田:指沙质土壤的田地。
  • 黄山:地名,非指安徽黄山。
  • 宰木:指被砍伐的树木。
  • 伯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 梅李:梅子和李子,这里泛指水果。
  • 鱼肥:指鱼类肥美。

翻译

我用巧妙的言辞解开了重重困境,长声歌唱,即使穿着简朴也感到振奋。 虽然不能像巢父那样隐居,但至少像鲁仲连那样归隐也是好的。 蔡港的沙田贫瘠,黄山的树木稀少。 我所仰慕的是伯鸾那样的吉祥,何况这里还有肥美的梅李和鱼。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诗中,“寸舌解重围”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口才,“长歌振短衣”则体现了诗人即使在简朴的生活中也能保持乐观和振奋的精神。通过对比“巢父”和“鲁连”的隐居方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不同理解和选择。最后,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伯鸾、梅李、鱼肥的向往,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