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越江佐觐省往新安江
去帆楚天外,望远愁复积。想见新安江,扁舟一行客。
清流数千丈,底下看白石。色混元气深,波连洞庭碧。
鸣桹去未已,前路行可觌。猿鸟悲啾啾,杉松雨声夕。
送君东赴归宁期,新安江水远相随。见说江中孤屿在,此行应赋谢公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觐省(jìn shěng):指回家探望父母。
- 新安江:位于今安徽省南部,流经黄山。
- 扁舟(piān zhōu):小船。
- 鸣桹(míng láng):古代一种打击乐器,此处指船行时的声音。
- 啾啾(jiū jiū):形容鸟鸣声。
- 谢公:指东晋诗人谢灵运,他曾游历山水,创作了许多山水诗。
翻译
离开的帆船消失在楚天的边际,远望的忧愁不断积累。想象着新安江的景象,一叶扁舟载着远行的客人。 清澈的江水深达数千丈,水底可见洁白的石头。江水的颜色深沉如同混入了天地之气,波涛相连,映照着洞庭湖的碧绿。 船行时鸣桹声不断,前方的路途似乎可以预见。猿鸟的悲鸣啾啾,杉树和松树在雨声中显得更加凄凉。 送你东行归家探望父母,新安江水似乎也随你远去。听说江中有一孤岛,这次旅行你应该会像谢灵运一样赋诗纪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杜越江前往新安江探亲的情景,通过远望、想象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旅途的忧思。诗中“清流数千丈,底下看白石”等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新安江的清澈与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结尾提到“此行应赋谢公诗”,既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也寄托了对友人旅途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刘长卿诗歌的独特魅力。

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492篇诗文
刘长卿的其他作品
- 《 龙门八咏福公塔 》 —— [ 唐 ] 刘长卿
- 《 送马秀才移家京洛便赴举 》 —— [ 唐 ] 刘长卿
- 《 送李补阙之上都 》 —— [ 唐 ] 刘长卿
- 《 送侯中丞流康州 》 —— [ 唐 ] 刘长卿
- 《 送宇文迁明府赴洪州张观察追摄丰城令 》 —— [ 唐 ] 刘长卿
- 《 赴江西湖上赠皇甫曾之宣州 》 —— [ 唐 ] 刘长卿
- 《 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 》 —— [ 唐 ] 刘长卿
- 《 奉饯元侍郎加豫章采访兼赐章服 》 —— [ 唐 ] 刘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