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

手诏来筵上,腰金向粉闱。 勋名传旧阁,蹈舞著新衣。 白社同游在,沧洲此会稀。 寒笳发后殿,秋草送西归。 世难常摧敌,时闲已息机。 鲁连功可让,千载一相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手诏(shǒu zhào):皇帝亲手写的诏书。
  • 腰金:腰间佩戴的金饰,象征高官显贵。
  • 粉闱(fěn wéi):指宫廷。
  • 勋名:功勋和名声。
  • 旧阁:指旧时的官署或档案馆。
  • 蹈舞:古代的一种舞蹈,此处指庆祝的舞蹈。
  • 白社:古代隐士的居所。
  • 沧洲:指隐居的地方。
  • 寒笳(hán jiā):寒冷中的笳声,笳是一种古代乐器。
  • 后殿:宫殿的后部。
  • 西归:指归隐或去世。
  • 息机:停止劳作,指退休或隐居。
  • 鲁连:战国时期的智者,以智谋著称。

翻译

皇帝亲手写的诏书送到了宴席上,腰间佩戴金饰的高官来到了宫廷。 功勋和名声被记录在旧时的官署,穿着新衣跳起了庆祝的舞蹈。 与隐士们在白社同游,这样的聚会在这隐居之地实属罕见。 寒冷中的笳声从宫殿后部传来,秋草伴随着西归的脚步。 世间的困难常常摧毁敌人,此时闲暇已让我停止了劳作。 鲁连的功绩可以被后人让渡,千载难逢,我们一同挥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长卿在宴会上接受皇帝诏书并加官进爵的场景,表达了对功名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勋名传旧阁,蹈舞著新衣”展现了诗人对功名的自豪,而“白社同游在,沧洲此会稀”则透露出对隐逸生活的羡慕。结尾提到“鲁连功可让,千载一相挥”,表明诗人认为功名可以传承,但真正的智者如鲁连,其智慧和功绩是千载难逢的,应当珍惜和传承。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功名的追求,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4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