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陷虏围:陷入敌人的包围圈。虏(lǔ):对敌方的蔑称 。
- 边务:边疆的事务。
- 戎机:军事行动。戎(róng):军事、战争。
- 交河:古地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
- 课绩:考核功绩。
- 临轩: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间近檐处两边有槛楯,如车之轩,故称。
翻译
将军曾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如今边疆的战事已经停止。交河一带霜雪已经消散殆尽,得胜的旌旗飞扬着进入关塞。清晨的曙光伴随着战马前行的步伐,春天的景色陪伴着征人一同归来。回来后要向英明的君主奏报功绩,圣上在殿前亲自召见,授予将军武威之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将军从被困到凯旋的过程,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与希望。开篇“将军陷虏围,边务息戎机”,先讲述将军曾深陷困境,而后边疆战事平息,形成跌宕起伏之感。“霜雪交河尽,旌旗入塞飞”,以交河霜雪消散、旌旗入塞的景象,生动展现了凯旋的热烈场景。“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则用清晨曙光与春天景色陪伴归人,渲染出轻松欢快的氛围。最后“课绩朝明主,临轩拜武威”,描写将军向君主奏报功绩并获授官职,暗示了对将军功绩的肯定与赞赏,全诗营造出豪迈振奋的情感基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边关将士凯旋的期盼与歌颂 。
刘希夷
刘希夷 ,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诗,辞藻婉丽,然意旨悲苦,未为人重。后孙昱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所称赏。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代悲白头翁》、《洛川怀古》等。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