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

· 沈周
精舍沿街似离城,一炉柏子送经声。 閒因累少身俱懒,老觉心空死亦轻。 蕉叶大宜秋雨净,竹梢底爱晚云横。 寻常见客先称病,只坐匡床无送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精舍:指僧人修行的地方。
  • 柏子:柏树的果实,常用于焚香。
  • 心空:指心境空灵,无牵无挂。
  • 匡床:方正的床。

翻译

僧人的修行处沿着街道,仿佛远离了城市,一炉柏子燃烧,伴随着诵经的声音。因为闲暇和少有的牵挂,身体变得懒散,年老之后心境空灵,连死亡也觉得轻松。芭蕉叶宽大,正适合秋雨洗净,竹梢之下,我喜爱晚云横卧。平常遇到客人来访,总是先说自己生病,只是坐在方正的床上,不送也不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老僧的隐逸生活和心境。诗中,“精舍沿街似离城”一句,既表达了僧人修行之地的幽静,又暗示了其与尘世的距离。通过“一炉柏子送经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人日常的修行生活。后两句“閒因累少身俱懒,老觉心空死亦轻”深刻反映了老僧因少有牵挂而身心自在,以及对生死的超然态度。最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以芭蕉、竹梢、晚云等意象,烘托出老僧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死的豁达看法。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