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挽歌
草草闾巷喧,涂车俨成位。
冥冥何所须,尽我生人意。
北邙路非远,此别终天地。
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
尔形未衰老,尔息才童稚。
骨肉安可离,皇天若容易。
房帷即灵帐,庭宇为哀次。
薤露歌若斯,人生尽如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草草:匆忙仓促的样子。
- 闾巷(lǘ xiàng):里巷,乡里。
- 涂车:泥车,古代送葬用的明器。
- 俨:整齐庄重。
- 北邙(běi máng):山名,在洛阳北。
- 抚棺:抚摸棺材。
- 皇天:对天及天神的尊称。
- 房帷:指室内。
- 灵帐:悬挂于灵柩前的帐幕。
- 庭宇:庭院。
- 哀次:古代指帝王、宗宙死后停灵的地方。
- 薤露(xiè lù):乐府《相和曲》名。
翻译
匆匆忙忙里巷喧闹,送葬的涂车整齐排列成位置。 冥冥之中有什么所需呢,我尽力完成活着的人的心愿。 北邙山的路并不遥远,但这一次分别却是永远的天地之别。 靠近墓穴频繁地抚摸棺材,极度悲哀反而没有泪水。 你的形体还没有衰老,你的气息如同童稚。 骨肉怎么能够分离,皇天却好像很轻易。 房屋内就成了灵帐,庭院成为停灵的地方。 薤露歌就是这样啊,人生都如同暂时寄居。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一场葬礼而展开,描写得极为沉痛和真切。诗中通过“草草闾巷喧”描述了葬礼匆忙进行的场景。“北邙路非远,此别终天地”写出了面对生死离别的无奈和悲哀。“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细致地刻画了极度悲伤却欲哭无泪的情感状态。对亡者未老的形态、童稚般的气息的描写,强调了生命逝去的过早与残酷,更突出了骨肉分离的悲痛。最后用“薤露歌”来影射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全诗给人一种沉重、寂寥的氛围,深刻地表达了对生死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