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松

· 孟郊
虽为青松姿,霜风何所宜。 二月天下树,绿于青松枝。 勿谓贤者喻,勿谓愚者规。 伊吕代封爵,夷齐终身饥。 彼曲既在斯,我正实在兹。 泾流合渭流,清浊各自持。 天令设四时,荣衰有常期。 荣合随时荣,衰合随时衰。 天令既不从,甚不敬天时。 松乃不臣木,青青独何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伊吕:指伊尹和吕尚,古代贤臣,分别辅佐商汤和周武王。
  •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古代贤人,因不愿食周粟而饿死。
  • 泾流:泾河的水,清澈。
  • 渭流:渭河的水,浑浊。
  • 四时:四季。
  • 常期:固定的周期。

翻译

虽然拥有青松的姿态,但霜风来临时又该如何适应。二月时,天下树木都比青松枝条更绿。不要以为这是贤者的比喻,也不要以为这是愚者的教训。就像伊尹和吕尚得到了封爵,而伯夷和叔齐却终身饥饿。那些弯曲的道理既然存在,我正是基于此。泾河的水与渭河的水汇合,清澈与浑浊各自保持。天命设定了四季,繁荣与衰败有其固定的周期。繁荣应随着时令而繁荣,衰败也应随着时令而衰败。既然天命不遵循,那是非常不敬天时的。松树作为不臣服的树木,为何还能保持青翠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青松的描绘,隐喻了诗人对时世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伊吕代封爵,夷齐终身饥”一句,对比了贤臣与贤人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后文以泾渭分明比喻清浊自持,强调了天命与时令的重要性,以及对不敬天时的批判。最后,诗人以松树的不屈不挠,来象征自己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