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燕之东鲁
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
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
夫子华阴居,开门对玉莲。
何事历衡霍,云帆今始还。
君坐稍解颜,为君歌此篇。
我固侯门士,谬登圣主筵。
一辞金华殿,蹭蹬长江边。
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
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即今陕西省一带。
- 杨伯起:即杨震,东汉名臣,以清廉著称。
- 三公:古代辅助国君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这里指杨震家族连续四代有人担任三公职务。
- 华阴:地名,今陕西省华阴市,杨震的故乡。
- 玉莲:指华山,因其形似莲花,又称玉莲。
- 衡霍:指衡山和霍山,这里泛指南方。
- 蹭蹬:遭遇挫折,不得意。
- 金华殿:指皇宫中的重要宫殿,这里代指朝廷。
- 鲁门东:指李白在山东的友人。
翻译
关西的杨伯起,在汉代就以贤德著称。他的家族连续四代有人担任三公,清廉的风范广播人间。夫子您在华阴居住,开门就能看到对面的华山。为何事去了南方的衡山和霍山,如今才乘船归来。您坐下稍微展颜一笑,我为您吟唱这首诗。我本是侯门之士,误登了圣主的宴席。自从离开金华殿,便在长江边遭遇挫折。我在山东的两位友人,别后已经一年。因为您此次前往东鲁,我不禁泪如泉涌。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友人杨燕前往东鲁时所作。诗中,李白以杨震的家族背景和清廉风范来赞美杨燕,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和不舍。通过对比自己在朝廷的失意和友人的远行,李白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豪放洒脱之外的深情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