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 李白
谁道此水广,狭如一匹练。 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 大语犹可闻,故人难可见。 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 报国有壮心,龙颜不回眷。 西飞精卫鸟,东海何由填。 鼓角徒悲鸣,楼船习征战。 抽剑步霜月,夜行空庭遍。 长呼结浮云,埋没顾荣扇。 他日观军容,投壶接高宴。
拼音

所属合集

#黄鹤楼

译文

谁说长江水面宽旷啊?我看它狭如一匹白练,你不相信? 你站在江夏的黄鹤楼,或者汉阳县的青山上看看,就知道我说的不错。 你大声一呼,我就能听见,可是想见你的面就难了。 你有陈琳草檄之才,我有书鲁连之箭的雄略。 虽然我们都有报国的壮心,可惜皇上的龙颜并不眷顾。 西飞的精卫鸟,用什么办法填东海呢? 江面上鼓角悲鸣,朝廷的楼船正在练习征战。 我夜夜抽剑步踏如霜的月光,绕着空庭一遍一遍的挥舞。 我长啸一声,浮云凝聚,可惜埋没顾荣的才能。 过几天我们一起去观赏军容,酒宴上咱们玩玩投壶的游戏。

注释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江夏:唐鄂州江夏郡,治所在江夏县(今湖北武汉市武昌)。 回眷:回视,理睬。 鼓角:鼓和号角,古时军中用以报时、警众或发号施令。楼船:船上有楼的大船。 结浮云:高通《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结,装束。浮云,骏马名,见《西京杂记》卷二。 顾荣:晋怀帝时人。《晋书·顾荣传)载:陈敏叛乱,顾荣讨之,“敏率万馀人出,不获济,荣麾以羽扇,其众溃散。”此以顾荣自许。

赏析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绢。
  • 大语:大声说话。
  • 陈琳檄:陈琳,东汉末年文学家,擅长写檄文,这里指檄文。
  • 鲁连箭:鲁连,战国时期齐国的谋士,以箭书劝退燕军,这里指箭书。
  • 龙颜:指皇帝的面容,这里代指皇帝。
  •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曾试图填平东海。
  • 鼓角:战鼓和号角,古代军中用以指挥、激励士气。
  • 楼船:古代的大型战船。
  • 抽剑:拔剑。
  • 结浮云:形容呼声高远,似乎能与浮云相连。
  • 顾荣扇:顾荣,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扇子闻名,这里指扇子。
  • 投壶:古代的一种游戏,将箭投入壶中。

翻译

谁说这江水宽广,其实狭窄如一匹白绢。 江夏的黄鹤楼,与汉阳县的青山相对。 大声说话还能听见,但故人却难以相见。 你像陈琳那样草拟檄文,我则如鲁连箭书般书写。 我们都有报国的壮志,但皇帝的眷顾不可回转。 就像西飞的精卫鸟,东海怎能被填平。 战鼓和号角徒劳地悲鸣,楼船仍在练习征战。 我拔剑在霜月下漫步,夜行于空旷的庭院。 长声呼喊,声音似乎能结住浮云,埋没了顾荣的扇子。 将来观看军队的盛况,我们将在高宴上投壶游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报国无门的感慨。诗中,李白以江水之狭比喻与友人的距离,虽近在咫尺却难以相见。他赞美友人如陈琳般能草檄文,而自己则如鲁连箭书般书写,共同怀有报国的壮志。然而,皇帝的眷顾不可回转,如同精卫填海般无望。诗的结尾,李白想象将来观看军容,与友人在高宴上投壶游戏的场景,表达了对未来的一丝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友情的珍视。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