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池侍宴应制

武帝伐昆明,穿池习五兵。 水同河汉在,馆有豫章名。 我后光天德,垂衣文教成。 黩兵非帝念,劳物岂皇情。 春仗过鲸沼,云旗出凤城。 灵鱼衔宝跃,仙女废机迎。 柳拂旌门暗,兰依帐殿生。 还如流水曲,日晚棹歌清。
拼音

所属合集

#池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兵:指古代的五种兵器,一般指矛、戟、钺、楯、弓矢。
  • 河汉:银河。
  • 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一带。
  • 垂衣:形容帝王无为而治,不用亲自操劳。
  • 黩兵:滥用武力。
  • 劳物:使百姓劳苦。
  • 春仗:春天的仪仗。
  • 鲸沼:形容水面宽广如鲸鱼出没的池沼。
  • 云旗:形容旗帜如云,飘扬在空中。
  • 凤城:指京城。
  • 灵鱼:神话中的鱼,常象征吉祥。
  • 宝跃:跳跃,这里指灵鱼跳跃的景象。
  • 仙女:神话中的女性仙人。
  • 废机:停止织布,这里指仙女停止工作来迎接。
  • 旌门:用旗帜装饰的门。
  • 帐殿:用帐篷搭建的临时宫殿。
  • 流水曲:形容水流曲折。
  • 棹歌:划船时唱的歌。

翻译

武帝为了攻打昆明,挖掘池塘来练习五种兵器。池水如同银河般宽广,馆舍以豫章命名。我的君主以天德的光辉统治,无为而治,文教得以成就。滥用武力并非帝王的意愿,使百姓劳苦也不是皇上的情感。春天的仪仗经过宽广如鲸鱼出没的池沼,旗帜如云飘扬在京城之上。神话中的鱼儿衔着宝物跳跃,仙女们停止织布来迎接。柳枝轻拂着用旗帜装饰的门,兰花依偎在帐篷搭建的临时宫殿旁生长。这一切景象如同曲折的水流,到了傍晚,划船的歌声清澈悦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皇帝在昆明池举行盛大仪式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皇家仪式的庄严与华丽。诗中,“水同河汉在”和“云旗出凤城”等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场面的宏大和壮观。同时,诗人通过对“灵鱼衔宝跃”和“仙女废机迎”的描写,增添了神话色彩,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神秘和令人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皇家文化的繁荣和诗人对皇权的赞美。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