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易秀才

· 李白
少年解长剑,投赠即分离。 何不断犀象,精光暗往时。 蹉跎君自惜,窜逐我因谁。 地远虞翻老,秋深宋玉悲。 空摧芳桂色,不屈古松姿。 感激平生意,劳歌寄此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解长剑:解下腰间的长剑,指放弃武力。
  • 投赠:赠送。
  • 断犀象:斩断犀牛和大象,比喻英勇。
  • 精光:光彩,指昔日的英勇光彩。
  • 蹉跎:虚度光阴。
  • 窜逐:被放逐。
  • 虞翻:三国时期吴国的学者,因直言被贬。
  • 宋玉悲: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其作品《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后以“宋玉悲秋”形容文人因秋而感伤。
  • 空摧:白白地摧毁。
  • 芳桂色:桂花的香气和颜色。
  • 不屈:不屈服。
  • 古松姿:松树的坚韧姿态。
  • 感激:感动和感谢。
  • 劳歌:辛苦地歌唱。
  • 寄此辞:寄托这些言辞。

翻译

少年时你解下腰间的长剑,赠给我便匆匆分离。 为何不斩断犀牛和大象,昔日的英勇光彩已黯淡。 你自怜虚度光阴,我被放逐又是因为谁? 地远虞翻已老,秋深宋玉感伤。 桂花的香气和颜色被白白摧毁,古松的坚韧姿态却不屈服。 感动和感谢我们平生的情谊,辛苦地歌唱,寄托这些言辞。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赠给易秀才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昔日英勇的怀念。诗中,“断犀象”与“精光暗往时”对比,突显了时光流逝、英雄不再的哀愁。后文通过“蹉跎”、“窜逐”等词语,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友人的同情。结尾的“感激平生意,劳歌寄此辞”则深情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李白豪放与细腻并存的诗风。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