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纪秀才游越

· 李白
海水不满眼,观涛难称心。 即知蓬莱石,却是巨鳌簪。 送尔游华顶,令余发舄吟。 仙人居射的,道士住山阴。 禹穴寻溪入,云门隔岭深。 绿萝秋月夜,相忆在鸣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观涛:观赏波涛。
  • 蓬莱石:传说中的仙山蓬莱的石头。
  • 巨鳌:传说中的大海龟,这里指支撑蓬莱山的神龟。
  • :古代用来固定发髻的饰物,这里比喻巨鳌背上的蓬莱山。
  • 华顶:山名,指华山山顶。
  • 发舄吟:发出长叹。舄(xì),古代的一种鞋,这里指脚步声。
  • 射的:射箭的目标,这里指仙人的居所。
  • 山阴:山的北面。
  • 禹穴:传说中大禹的墓穴,位于浙江绍兴。
  • 云门:山名,位于浙江绍兴。
  • 绿萝:绿色的藤萝,常用来形容幽静的环境。
  • 鸣琴:弹奏琴声,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

翻译

海水虽广,却难以填满我的眼界,观赏波涛也难以让我心满意足。 我了解到那蓬莱仙山的石头,原来是被巨大的海龟背负着。 送你去游览华山的山顶,让我不禁发出长叹。 仙人居住在射箭的目标之地,道士则住在山的北面。 寻找大禹的墓穴,要沿着溪流进入,云门山隔着深深的岭。 在绿萝覆盖的秋月之夜,我思念着你,弹奏着琴声。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送别纪秀才游越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然景观的感慨。诗中,“海水不满眼,观涛难称心”展现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通过“蓬莱石”与“巨鳌”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后文则通过对具体地点的描述,如“华顶”、“禹穴”、“云门”,展现了诗人对地理景观的熟悉和对友人旅途的关心。结尾的“绿萝秋月夜,相忆在鸣琴”则深情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琴声传递了诗人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