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嵩山焦鍊师

· 李白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 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 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 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 潜光隐嵩岳,鍊魄栖云幄。 霓裳何飘飖,凤吹转绵邈。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 紫书傥可传,铭骨誓相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二室:指嵩山的中岳庙和南岳庙。
  • 三花:指嵩山的三种名花,即牡丹、芍药、菊花。
  • 紫烟:紫色的云雾,常用来形容仙境。
  • 蓬海客:指仙人,传说中的蓬莱仙岛的居民。
  • 麻姑仙:中国神话中的女仙,以美貌和长寿著称。
  • 金鹅蕊:一种传说中的仙草,据说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 青苔篇:指古代的道家经典,因年代久远而长满青苔。
  • 八极:指四面八方,极远的地方。
  • 九垓:指九天之上,极高的地方。
  • 颍水:河流名,流经河南省。
  • 伊川:地名,位于河南省。
  • 萝月:指悬挂在藤萝上的月亮,形容月色清幽。
  • 松风:松林中的风声,常用来形容宁静的山林之夜。
  • 潜光:隐藏的光辉,比喻隐居的高人。
  • 鍊魄:修炼灵魂,道教中指修炼成仙的过程。
  • 云幄:云做的帐篷,形容仙境。
  • 霓裳:彩虹般的衣裳,常用来形容仙人的服饰。
  • 凤吹:凤凰的鸣叫声,比喻美妙的音乐。
  • 紫书:指道教的秘籍或仙人的书信。
  • 铭骨:刻骨铭心,表示决心坚定。

翻译

嵩山的两座庙宇高耸入云,三种名花在紫色的云雾中绽放。 山中居住着来自蓬莱的仙人,宛如传说中的麻姑仙子。 他的道行在喧嚣中不受污染,高洁的行迹让人向往。 时常食用传说中的金鹅蕊,频繁阅读古老的道家经典。 自由地游历四面八方,长年在九天之上徘徊。 用瓢舀取颍水饮用,舞动的鹤儿飞来伊川。 回到空寂的山上,独自在秋霞中安眠。 藤萝上挂着明亮的月亮,松林中传来夜风的鸣响。 隐藏的光辉在嵩山中隐居,修炼灵魂栖息在云中的帐篷。 彩虹般的衣裳飘逸,凤凰的鸣叫声遥远而美妙。 愿与西王母一同,俯瞰东方朔的智慧。 如果紫书可以传授,我将刻骨铭心,誓言学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的仙境景象,通过对焦鍊师隐居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仙人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道教和神话元素,如蓬海客、麻姑仙、金鹅蕊等,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紫烟、颍水、松风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