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乐

· 李贺
鸢肩公子二十馀,齿编贝,唇激朱。气如虹霓,饮如建瓴。 走马夜归叫严更,径穿复道游椒房。龙裘金玦杂花光,玉堂调笑金楼子。 台下戏学邯郸倡,口吟舌话称女郎。锦祛绣面汉帝旁,得明珠十斛。 白璧一双,新诏垂金曳紫光煌煌。马如飞,人如水。 九卿六官皆望履,将回日月先反掌。欲作江河唯画地,峨峨虎冠上切云。 竦剑晨趋凌紫氛,绣段千寻贻皂隶。黄金百镒贶家臣,十二门前张大宅。 晴春烟起连天碧,金铺缀日杂红光。铜龙齧环似争力,瑶姬凝醉卧芳席。 海素笼窗空下隔,丹穴取凤充行庖。貜貜如拳那足食,金蟾呀呀兰烛香。 军装武妓声琅珰,谁知花雨夜来过。但见池台春草长,嘈嘈弦吹匝天开。 洪厓箫声绕天来,天长一矢贯双虎。云弝绝骋聒旱雷,乱袖交竿管儿舞。 吴音绿鸟学言语,能教刻石平紫金。解送刻毛寄新兔,三皇皇后七贵人。 五十校尉二将军,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
拼音

译文

耸着肩膀的公子年纪二十有余 齿如编贝,唇涂丹朱 气势如虹,酒量似海 夜游踏马而归,不管更深几许 城门专门为他开启 他马走秘道,直入皇后的椒花涂壁之房 身上珠光宝气,熠熠闪光 玉堂上敢公然调戏皇家艺妓 台下又嘻皮笑脸把歌女模仿 说话嗲声嗲气,象一个女郎 服饰华丽,周旋在帝王身旁 常常得到赏赐 明珠十斛,白璧一双 加佩金印和紫绶,通体辉煌 马走如飞,人随如水 九卿六官都不敢仰面而望 颠倒日月,易如反掌 指画江河,洪水荡荡 高高的朝冠切入云端 特许带剑上殿,意气飞扬 千里锦缎,挥手就赠给听差 百镒黄金,动辄把家臣犒赏 豪宅建造在十二座城门旁 连绵起伏,远看一片绿烟茫茫 大门上的金饰,照耀着阳光 铜龙咬着门环,两相对峙,威武雄壮 酒醉的姬妾在香茵上卧躺 鲛绡窗帘隔空挂,如长波巨浪 厨房里堆放着珍禽异兽 似乎要把天下的美味遍尝 入睡时,金蟾熏炉散发着芳香 武装的女侍卫珠佩琅珰,站立两旁 无人留意,夜深有花雨飘落 只看到池台上春草又在生长 夜夜饮宴欢歌,弦管之声不绝于耳 美妙的箫声在天际飘荡 白天到郊外射猎 一只长矢能把两只猛虎射穿 马驰箭发,旱雷之声滚滚不断 郊猎回府,又是一场欢歌狂舞 衣袖交错如竹竿 舞姿翩跹如仙步 笼中鹦鹉也学会了吴语的娇软 人歌,鸟语,辨别不出天北与地南 把贵重的财宝装进石窟 不惜耗费巨资建造兔园 还要在兔毛上做标记 人有所犯,刑至死罪 一家出了三位皇后,七位贵人 五十名校尉,二位将军 都以为这样的旧事飘如云烟 谁知道又在今日的京华显现

注释

荣华乐:一作东洛梁家谣。 鸢肩公子二十余,齿编贝,唇激朱:鸢肩,耸肩。《后汉书》:"梁冀,字伯卓。鸢肩豺目。"齿编贝,《庄子》:"齿如齐贝,唇如激丹。" 气如虹霓,饮如建瓴,走马夜归叫严更:建瓴,水从屋脊上下翻倒。出《史记》。 径穿复道游椒房,尨裘金玦杂花光:椒房,皇后宫,以椒涂屋,取其温暖,且取蕃衍之义。梁冀姊为顺帝皇后,故冀得出入椒房。尨裘金玦,《左传》:"衣之尨服,佩之金玦。"注云:尨,杂色也。 玉堂调笑金楼子,台下戏学邯郸倡:金楼子,<<南史。徐妃传>>载,妃淫妒,与左右私通,元帝后疾其所为,赐死,制金楼子以述其淫行。长吉假此以言冀也。邯郸倡,邯郸倡女。《乐府》:"上有双樽酒,作使邯郸倡。" 口吟舌话称女郎,锦袪绣面汉帝旁:口吟舌话,言语不清状。《汉书 · 梁冀传》:"口吟舌话,裁能书筭。"袪,袖口。 得明珠十斛,白璧一双,新诏垂金曵紫光煌煌:明珠十斛,《汉书 · 梁冀传》载,冀从富人孙奋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奋母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狱中,悉没赀财。垂金曵紫,垂金印,拖紫绶。 马如飞,人如水,九卿六官皆望履:马如飞,人如水,《后汉书》:"车如流水,马如逰龙。"望履,低头不敢仰视也。 将回日月先反掌,欲作江河唯画地:反掌,枚乘《上书柬吴王》:"易如反掌。"画地,张衡《西京赋》:"画地为川。" 峨峨虎冠上切云,竦剑晨趍凌紫氛:虎冠,武官帽也。切云,《楚辞》:"冠切云之崔嵬。"竦剑,左思《吴都赋》:"竦剑而趋。"注云:带剑竦立而趋也。 绣叚千寻贻皂隶,黄金百镒贶家臣:皂隶,下等奴仆也。镒,二十四两为一镒。《梁冀传》:"取良人悉为奴婢,赏赐金钱彩帛车马衣服甲第比霍光。" 十二门前张大宅,晴春烟起连天碧:十二门,洛阳有十二门。《梁冀传》:"冀大起第宅,其妻孙寿亦对街起宅。殚极土木,互相夸竞。堂寝皆有阴阳,奥室连房洞戸。柱壁雕镂加以铜漆,窗牖皆有绮旒,青琐圗以云气,仙灵异方珍怪充积藏室。" 金铺缀日杂红光,铜龙啮环似争力:金铺,见前注。铜龙,门饰也。 瑶姬凝醉卧芳席,海素笼窗空下隔:瑶姬,梁冀姬妾也。海素,鲛绡也。 丹穴取鳯充行庖,貜貜如拳郍足食:《山海经》:"丹穴之山,有鸟名凤凰,自歌自舞。"此言取凤为庖。行庖,出游时所携之食。貜貜,小猕猴。《益部方物略记》载,蜀人以为美食。有名小胡孙。杜诗云:"举家闻若咳,为寄小如拳。" 金蟾呀呀兰烛香,军装武妓声琅珰:金蟾,蟾状烛台也。琅珰,甲胄声也。 嘈嘈弦吹匝天开,洪崖箫声绕天来:匝天,满天也。洪崖,古仙人也,善乐。陆机《乐府》:"洪崖发清歌。" 天长一矢贯双虎,云弝绝骋聒旱雷:弝,执弓处也。聒旱雷,声如旱雷也。 乱袖交竿管儿舞,呉音绿鸟学言语:管儿舞,伎人于索上舞动。类杂技。呉音绿鸟,鹦鹉也。 能教刻石平紫金,解送刻毛寄新兎:刻石,凿石成穴,以蓄金也。刻毛,《梁冀传》载,冀起兔苑于河南城西,移檄所在,调发生兔,皆刻其毛为识,有犯者辄死。 三皇后,七贵人,五十校尉二将军:《梁冀传》载,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 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逐彩云,谓随彩云散耳。今日京华春,言今日之奢华,犹如当时梁冀也。

以后汉梁冀事,刺今日之权贵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鸢肩:形容人的肩膀像鸢鸟一样耸起。
  • 齿编贝:形容牙齿整齐如编排的贝壳。
  • 唇激朱:形容嘴唇红润如激起的朱砂。
  • 建瓴:形容喝水声音大,如水从高处倾泻。
  • 严更:古代夜间报时的更鼓。
  • 复道:宫中的回廊。
  • 椒房:皇后居住的宫殿。
  • 龙裘:用龙纹装饰的皮衣。
  • 金玦:金制的半环形玉佩。
  • 玉堂:指宫殿。
  • 金楼子:指宫中的楼阁。
  • 邯郸倡:邯郸的歌舞伎。
  • 锦祛:华丽的衣袖。
  • 绣面:绣有图案的面料。
  • 汉帝:汉朝的皇帝。
  • 明珠十斛:形容大量的珍贵珠宝。
  • 白璧一双:一对白色的玉璧。
  • 垂金曳紫:形容官员的服饰华丽。
  • 九卿六官: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 虎冠:带有虎头装饰的帽子。
  • 竦剑:拔剑。
  • 紫氛:紫色的云气,指天子之气。
  • 绣段:绣有图案的布料。
  • 皂隶:指低级官员或仆役。
  • 黄金百镒:大量的黄金。
  • 金铺:金色的装饰。
  • 铜龙齧环:铜制的龙形装饰咬着环。
  • 瑶姬:美丽的女子。
  • 海素:海中的白色丝绸。
  • 丹穴:传说中凤凰的巢穴。
  • 行庖:行走的厨房,指随行的厨师。
  • 貜貜:形容小而可爱的样子。
  • 金蟾:金色的蟾蜍形香炉。
  • 琅珰:形容声音清脆。
  • 洪厓:高大的山崖。
  • 云弝:云中的弓。
  • 聒旱雷:形容声音大如旱雷。
  • 绿鸟:绿色的鸟。
  • 刻石:在石头上雕刻。
  • 刻毛:在毛皮上雕刻。
  • 三皇:古代传说中的三位帝王。
  • 二将军:两位将军。

翻译

肩膀耸起的公子二十多岁,牙齿整齐如编排的贝壳,嘴唇红润如激起的朱砂。他的气息如虹霓般壮丽,饮水声如高处倾泻的水声。

夜晚骑马回家时,更鼓已经敲响,他直接穿过回廊游走于皇后的宫殿。穿着龙纹装饰的皮衣,金制的半环形玉佩在花光中闪烁,他在宫殿中调笑,与宫中的楼阁相伴。

在台下模仿邯郸的歌舞伎,口中吟唱,声音柔和如女郎。在汉帝旁边,他的衣袖华丽,面容绣有图案,得到了大量的珍贵珠宝和一对白色的玉璧。

新诏令下,他的服饰华丽,如金紫般闪耀。马儿飞奔,人群如水流。朝廷中的高级官员都仰望他的风采。

他像反掌般轻易地掌控日月,想要创造江河只需画地为界。他戴着带有虎头装饰的帽子,剑拔弩张,清晨走向紫色的云气。

他赠送绣有图案的布料给低级官员,大量的黄金给家臣。他的宅邸在十二门前张开,晴朗的春天,烟雾连天碧。

金色的装饰在日光下闪耀,铜制的龙形装饰咬着环,仿佛在争力。美丽的女子醉卧在芳香的席上。

海中的白色丝绸笼罩着窗户,从凤凰的巢穴中取出凤凰作为随行厨师的食物。小而可爱的样子,金色的蟾蜍形香炉发出香气。

穿着军装的武妓声音清脆,谁知道花雨在夜晚已经过去。只见到池台边的春草生长,嘈杂的音乐声环绕天空。

高大的山崖上传来箫声,天空长长的一箭贯穿双虎。云中的弓发出如旱雷般的声响,乱袖交错的管儿舞。

吴地的绿色鸟儿学习言语,能在石头上雕刻,也能在毛皮上雕刻。送来新兔的刻毛,古代的三位帝王、七位皇后和两位将军。

当时他们飞去追逐彩云,化作了今日京华的春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贵族的奢华生活和权势,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他的风采和影响力。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气如虹霓”、“饮如建瓴”等,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的非凡气质和生活方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权贵生活的批判和对现实社会的讽刺,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独特见解。整体上,这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是李贺诗歌中的佳作。

李贺

李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