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曲

· 李贺
草生龙坡下,鸦噪城堞头。 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 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 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 归来无人识,暗上沈香楼。 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 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 莫负平生意,何名何莫愁。
拼音

译文

龙陂水,深不见底 有龙其中,故名龙陂 那应该是神圣的水呀 可依稀看见浮草生长 鸦雀在女墙上鸣啼 你有没有看出丝丝的衰败气息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岸犹唱后庭花 那是后人杜司勋的诗句 可我在这里要早点发出叹息 是谁在城里的一角 栽下这棵艳丽的石榴 只知道满房子 而不知人人食 五马系青丝 那来的可是太守? 黄金辔头如双牛 馈赠的礼物格外丰厚 驾着白鱼一样的小舟 双双夜出,作十里长游 归来时,夜深人静,无须蒙面遮头 悄悄登上沉香木楼 罗床边倚靠着瑶琴 将残的月光照着帘钩 你在想什么? 你这城角的石榴 你是否想起了洛阳莫愁? 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 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 十六生儿字阿候 卢家荣华不贪慕 青梅竹马常牵挂 辽阳边塞思征夫 济困化愁为不愁 你在想什么 你这城角的石榴 今天像木槿花盛开,也容易凋落呀 明天将面临桐叶当秋 你不见水边的芜草 你不见城墙的啼鸦 你不想辜负人生的短暂 你的名字为什么也叫莫愁

注释

莫愁:古乐府中传说的女子。一说为洛阳人,为卢家少妇。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另一说为石城人(在今湖北省锺祥县)。《旧唐书·音乐志二》:“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和中复有‘莫愁’声,故歌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李贺:唐代诗人。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陇坂:石城的山坡名。 鸦噪:乌鸦呱躁。 城堞dié:城上的矮墙。泛指城墙。 头:顶头。端头。城角栽石榴:居住在城角栽种石榴树的地方。城角,城墙的拐角处。石榴,树木名。亦指所开的花和所结的实。多子。 青丝系五马:喻太守一样的高官。青丝:青色的丝线或绳缆。指马缰绳。五马,汉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的车驾。太守的代称。喻高官。 黄金:黄金络头。 络:(给牛)戴上络头。 双牛:拉女人乘坐牛车的两条牛。喻女眷。 白鱼:白色的鱼。又白鲦。王琦汇解:“白鱼即今之白鯈,长仅数寸,形狭而扁,状如柳叶,性好羣泳水面。” 莲船:采莲的船。 夜作:夜里进行。 十里游:十里远的出游。 暗上:黑暗中上。悄悄地上。 沉香楼:沉香楼。用沉香熏蒸的楼阁。 罗床:用轻软丝织品铺设的床。【汉典】锦缎铺设的床。 倚:倚靠。 瑶瑟:用美玉装饰的琴瑟。 残月:将落的月亮。残缺不圆的弯月。残留的月光。 倾:倾泻。 帘钩:门帘和玉钩。 槿花:木槿的花。 明朝:明天。明天白天。 梧树:梧桐树。 若负:如果辜负。 平生意:一生的情意。平生,平素;往常。终身,一生。 何名:为什么还起名。 作:唤作。叫作。

赏析

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喻莫愁住在城中城角种石榴树的地方。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说的是太守级别的高官和乘坐牛车的莫愁夜中艳游也。归来无人识,暗上沉香楼,说明两人的关系不是光明正大的,不敢让人知晓。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莫愁只能夜倚瑶琴,独身悲吟。今日槿花落,明朝梧树秋,今日作歌槿花落,明朝作曲梧桐秋。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如果你辜负了我一生情意,为何我名字还叫莫愁。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坡: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城堞:城墙上的矮墙。
  • 五马:指高官的马车,古代高官出行时可驾五匹马。
  • 双牛:指用双牛拉的车,也是富贵之象征。
  • 白鱼:比喻小船。
  • 莲船:装饰有莲花图案的船。
  • 沈香楼:一种香气浓郁的楼阁,此处可能指女子居所。
  • 罗床:用罗绮装饰的床。
  • 瑶瑟:古代一种弦乐器,形似琴。
  • 槿花:木槿花,朝开暮落,象征短暂的美好。
  • 桐树秋:桐树秋天落叶,象征时光流逝和衰败。

翻译

草儿生长在龙坡之下,乌鸦在城墙头聒噪。 在这城里是何人,在城角栽种了石榴。 青丝绳系着五匹马,黄金装饰的双牛车。 白鱼般的小船驾着莲船,夜晚游历十里长街。 归来时无人认识,悄悄登上沈香楼。 罗绮装饰的床上倚着瑶瑟,残月斜照在帘钩上。 今天的木槿花已落,明朝桐树将迎来秋天的落叶。 不要辜负了平生的志向,为何要名为“莫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贵闲适的生活场景,通过“五马”、“双牛”、“莲船”等意象展现了奢华的生活。然而,诗人在享受这一切的同时,内心却有着深深的孤独和忧愁。诗中的“归来无人识”和“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名利的淡漠。最后两句“莫负平生意,何名何莫愁”则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不要被虚名所累,要珍惜生命,追求真正的自我。

李贺

李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