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石图

· 刘崧
云根雪骨立峥嵘,谁种琅玕绿乍成。 安得长竿三百丈,为君横海掣飞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根:深山云起之处,这里指石头。
  • 雪骨:像雪一样洁白的竹干。(“玕”读音为“gān”)
  • 琅玕(láng gān):像珠子一样的美石,这里指竹子。
  • (chè):拉,拽。

翻译

石头如在云起之处,竹子洁白的枝干挺立着,气势不凡,不知是谁种下的竹子,转眼间已翠绿一片。怎样才能得到三百丈长的竹竿呢?我要用它为您横越大海,擒住那飞腾的鲸鱼。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竹石图的景象。首句通过描绘石头和竹子的形态,展现出它们的不凡气势。“云根雪骨立峥嵘”,将石头和竹干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谁种琅玕绿乍成”,表达了对竹子生长的好奇和欣赏。后两句“安得长竿三百丈,为君横海掣飞鲸”,则展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想象用长长的竹竿去擒住大海中的鲸鱼,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简洁明快,表达了诗人对竹石的赞美以及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