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诗五首

崚嶒四百峰,周回五百里。 中多阆风人,幽岩借栖止。 左揖灵芝翁,右招子华子。 葛令进丹砂,轩辕赴诏旨。 仙驭时往来,烟霞生洞里。 月明宴瑶京,音乐夜盈耳。 沆瀣进瑶浆,不在甘与旨。 笑彼攀龙人,腥膻徒为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崚嶒(líng céng):形容山高峻的样子。
  • 阆风: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栖止:栖息停留。
  • :拱手行礼。
  • 灵芝翁:传说中的仙人。
  • 子华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葛令: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
  • 丹砂:一种红色的矿物,是炼汞的主要原料,在道教中被视为炼丹的重要材料。
  • 轩辕:即黄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被道教尊为始祖。
  • 瑶京:神仙居住的地方。
  • 沆瀣(hàng xiè):夜间的水气,露水。

翻译

那高峻的四百座山峰,周围长达五百里。山中多有住在神仙之地的阆风人,在幽深的山岩中借居栖息。左边向灵芝翁拱手行礼,右边招呼子华子。葛令献上丹砂,轩辕遵旨赴命。神仙的车驾时常往来,烟霞在山洞里升腾。明月照耀着神仙的京城,夜晚充满了悦耳的音乐。露水化成的琼浆献上,不在于它有多甘甜美味。嘲笑那些攀附权贵的人,他们只是为了那污浊的名利而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美好的仙境,通过对山峰、仙人、仙景等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态度。诗中用“崚嶒四百峰,周回五百里”描绘出仙境的广阔与雄伟,“中多阆风人,幽岩借栖止”则表现出仙人的存在和他们的栖息之所。接着,诗人通过描述灵芝翁、子华子、葛令、轩辕等仙人的活动,增添了仙境的神秘氛围。“仙驭时往来,烟霞生洞里。月明宴瑶京,音乐夜盈耳”等句,进一步描绘了仙境中的美好景象,如仙人的车驾往来、烟霞弥漫、明月照耀下的宴会和悦耳的音乐。最后,诗人以“笑彼攀龙人,腥膻徒为尔”表达了对世俗中追求功名利禄之人的不屑,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