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道中逢九日

露洗寒山秋色新,驱车空惹路旁尘。 白云天外悲游子,黄菊篱边笑主人。 岁岁难抛三尺组,悠悠虚负百年身。 莼鲈更比茱萸好,欲向湘江问钓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祁阳:地名,今湖南省祁阳县。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 驱车:驾车。
  • 空惹:白白地招惹。
  • 路旁尘:路上的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 黄菊:菊花,重阳节时常用来象征节日。
  • 三尺组:指官职的印绶,这里代指官职。
  •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
  • 虚负:虚度。
  • 百年身:一生。
  • 莼鲈:莼菜和鲈鱼,常用来比喻思乡之情。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 湘江:江名,流经湖南省。
  • 钓纶:钓鱼的线,这里指钓鱼。

翻译

秋天的山色在露水的洗涤下显得分外清新,我驾车前行,却只是徒劳地惹上了路边的尘土。 天边的白云似乎在为游子我感到悲伤,而篱笆边的黄菊却在嘲笑我这个主人。 每年都难以抛下这官职的束缚,时间慢慢流逝,我却虚度了一生。 莼菜和鲈鱼比茱萸更能勾起我的思乡之情,我想要向湘江询问钓鱼的方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秋色、白云、黄菊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岁岁难抛三尺组,悠悠虚负百年身”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官职束缚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尾的“莼鲈更比茱萸好,欲向湘江问钓纶”则巧妙地以钓鱼为喻,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纷扰,回归自然和家乡的愿望。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