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八首冲虚观

峭壁淙淙泻瀑泉,玉花飞溅素珠悬。 崩腾沧海双蛟斗,澒洞昆阳万马先。 趺坐不惊春燕入,幽栖偏与世尘捐。 飞龙若遣催行雨,应化甘霖遍九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淙淙(cóng cóng):形容水流声。
  • 瀑泉:瀑布。
  • 玉花:形容瀑布飞溅的水花。
  • 崩腾:形容水势汹涌。
  • 澒洞(hòng dòng):形容水流汹涌,波涛滚滚。
  • 昆阳:地名,此处可能指昆阳之战,比喻水势浩大。
  • 趺坐(fū zuò):佛教徒的一种坐姿,即盘腿坐。
  • 世尘:尘世,世俗。
  • 飞龙:传说中能降雨的神龙。
  • 甘霖:及时雨。
  • 九天:天空的最高处,泛指天空。

翻译

陡峭的岩壁上,瀑布淙淙流淌,水花如玉飞溅,仿佛素珠悬挂。 水势汹涌,如同沧海中的双蛟相斗,又似昆阳之战中万马奔腾。 我盘腿静坐,不为春天的燕子飞入所惊扰,幽居于此,与尘世隔绝。 若神龙飞来催促行雨,必将化为甘霖,遍洒九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罗浮山冲虚观附近的自然景观,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瀑布的壮观和水势的汹涌。诗中“峭壁淙淙泻瀑泉,玉花飞溅素珠悬”一句,以玉花、素珠形容瀑布飞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后文通过“崩腾沧海双蛟斗,澒洞昆阳万马先”进一步以双蛟相斗、万马奔腾的壮阔场面,来比喻水势的浩大。结尾处“飞龙若遣催行雨,应化甘霖遍九天”则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于甘霖普降的期盼。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