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庵
长夏厌烦溽,步屧探幽胜。
沿洄历深涧,逶迤攀绝磴。
潭澄虬伏潜,林深鸟呼应。
流云澹素心,风松惬清听。
崖欹兰若浮,龛寂僧初定。
眷此息尘机,日欲缮真性。
暝色下方还,烟萝响孤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步屧(xiè):行走。
- 沿洄(huí):沿着曲折的水流。
- 逶迤(wēi yí):曲折绵延的样子。
- 绝磴(dèng):险峻的石阶。
- 虬伏(qiú fú):像龙一样潜伏。
- 澹(dàn):平静。
- 崖欹(yī):倾斜的悬崖。
- 兰若(lán ruò):指寺庙。
- 龛(kān):供奉佛像的小阁子。
- 缮(shàn):修缮,这里指修养。
- 真性:本性,天性。
- 暝色(míng sè):暮色。
- 烟萝:指藤萝植物,这里形容山间雾气缭绕。
- 孤磬(qìng):孤独的磬声。
翻译
夏日漫长,厌倦了闷热,我漫步寻找幽静的胜地。沿着曲折的溪流深入山涧,曲折绵延地攀登险峻的石阶。清澈的潭水中仿佛有龙潜伏,深邃的林间鸟儿相互呼应。流动的云朵平静了我的内心,风中的松树声让我感到清爽。倾斜的悬崖上寺庙若隐若现,供奉佛像的小阁子里僧人刚刚入定。我眷恋这里,想要远离尘世的纷扰,日日修养我的本性。暮色降临,我从山下返回,山间的藤萝中传来孤独的磬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寻幽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深远。诗中,“潭澄虬伏潜,林深鸟呼应”等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和灵性。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体悟,表达了对于远离尘嚣、修养真性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诗人郑学醇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