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凉风秋节至,繁霜被丛薄。 蟋蟀候时鸣,芙蓉抱香落。 佳人不在兹,眇若秦与貊。 昔为双头花,今为孤栖鹤。 熠耀中宵行,素蟾耿罗幕。 忧来本无端,况兹久离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覆盖。
  • 丛薄:丛生的草木。
  • 蟋蟀:一种昆虫,常在秋夜鸣叫。
  • 候时:按时,指蟋蟀按照季节鸣叫。
  • 芙蓉:荷花。
  • 抱香落:带着香气凋落。
  • 眇若:远如。
  • 秦与貊:古代的两个国名,这里指遥远的地方。
  • 双头花:比喻两人曾经亲密无间。
  • 孤栖鹤:孤独的鹤,比喻孤独无伴。
  • 熠耀:闪烁的光芒。
  • 中宵:半夜。
  • 素蟾:指月亮。
  • 耿罗幕:照亮了罗帐。
  • 离索:离别,孤独。

翻译

秋风带来了凉意,繁霜覆盖着丛生的草木。蟋蟀按时鸣叫,荷花带着香气凋落。佳人不在我身边,远如秦与貊。昔日我们如双头花般亲密,如今我却像孤独的鹤。夜半闪烁的光芒,月亮照亮了罗帐。忧愁本无来由,何况我已久别孤独。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佳人的思念和孤独的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凉风”、“繁霜”、“蟋蟀”、“芙蓉”,以及比喻手法,如“双头花”与“孤栖鹤”,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郑学醇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