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申瑶翁咏物十四首竹粉

瑶台仙态自重重,色相元来未是空。 暂试新妆临晓镜,更怜残照倚东风。 洛神解佩淩波上,巫女行云度峡中。 几向雕兰频想像,蛾眉偏爱月如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色相:佛教用语,指事物的形状外貌。
  • 洛神:传说中的洛水女神。
  • 解佩:解下佩饰,指洛神轻盈的动作。
  • 淩波:踏着波浪,形容轻盈的步态。
  • 巫女:巫山神女,传说中的仙女。
  • 行云:形容巫女飘逸的身姿。
  • 雕兰:雕刻精美的兰花。
  • 蛾眉:古代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

翻译

仙态自重重,如瑶台之上的神女, 色相虽美,却非空无一物。 晨曦中,她试穿新衣,对镜梳妆, 夕阳下,她依偎东风,余晖映照。 洛神轻解佩饰,踏波而行, 巫山神女飘逸,云中穿梭。 我常在雕兰旁,频频想象, 那弯弯的蛾眉,最爱月如弓。

赏析

这首作品以瑶台仙态为背景,描绘了一位仙子的形象。诗中,“瑶台仙态自重重”一句,即展现了仙子的高贵与神秘。后文通过“洛神解佩淩波上,巫女行云度峡中”等句,巧妙地运用典故,进一步以洛神和巫女的形象来比喻仙子的轻盈与飘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仙子美丽形象的赞美与向往。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