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诗行
明月照高楼,流光满几席。
上有愁思人,当窗三叹息。
叹息知为谁,无乃荡子妻。
日月递弦望,荡子胡不归。
上山采蕨薇,下山恒苦饥。
中心独徊徨,离忧当告谁。
胶漆有时解,琴瑟有时垂。
顾为身上衵,展转在君怀。
勿以寒暑易,而忌敝絮襟。
勿以贵贱故,而忘昔日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流光:指月光。
- 无乃:莫非,恐怕是。
- 递:交替,轮流。
- 蕨薇:一种野菜。
- 徊徨:徘徊不定,心神不宁。
- 离忧:离别的忧愁。
- 胶漆:比喻关系亲密无间。
- 衵:内衣。
- 敝絮:破旧的棉絮。
翻译
明月照耀着高楼,月光洒满了桌椅。 楼上有一个忧愁的人,靠着窗户叹息三次。 这叹息是为了谁呢,恐怕是为了那游子的妻子。 日月交替,月圆月缺,游子为何还不归来。 上山采摘蕨薇,下山时总是饥饿难耐。 心中独自徘徊不定,离别的忧愁该向谁诉说。 即使胶漆般的关系也有分离的时候,琴瑟般的和谐也有停歇的时刻。 只希望身上的内衣,能时刻紧贴在你的怀抱。 不要因为寒暑的变化,就忽视了破旧的棉絮衣襟。 不要因为贵贱的差别,就忘记了曾经的心意。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明月、高楼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愁思满怀的女子形象。通过“流光满几席”、“当窗三叹息”等细腻描写,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诗中“荡子胡不归”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对游子的深切思念和期盼。后文以“胶漆”、“琴瑟”为喻,暗示了关系的脆弱与无常,而“勿以寒暑易”、“勿以贵贱故”则强调了情感的坚定与不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