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钵

井花出辘轳,清彻静无滓。 洗钵贮空明,置之白石几。 澄心想天一,至味乃无味。 □洞可降龙,渊默堪洗耳。 门前红尘满,问君何能尔。 臣门虽近市,臣心乃如水。 世路多风波,吾以观其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辘轳(lù lú):古代用来提水的装置。
  • (zǐ):杂质,污垢。
  • 澄心:使心灵平静清澈。
  • 天一:指天道的至高无上,或指宇宙的本源。
  • □洞:此处可能指深邃的洞穴或深渊。
  • 渊默:深沉静默。
  • 红尘:尘世,指繁华喧嚣的世俗世界。
  • 臣门:指自己的家门。
  • 近市:靠近市场,比喻身处繁华之地。
  • 臣心:指自己的心境。
  • 观其止:观察事物的最终归宿或结果。

翻译

井中提上来的清水,清澈至极,没有任何杂质。 洗净的钵中盛满了这空灵的清水,放置在白色的石几上。 静心思考天道的至高无上,体会到最深的滋味却是无味。 深邃的洞穴可以降服龙,深沉的静默足以让人洗耳恭听。 门前虽然满是尘世的繁华,但问你如何能做到这样? 虽然我的家门靠近市场,但我的心境却如清水一般平静。 世间道路多有风波,我以此观察它们的最终归宿。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清泉和洗钵的场景,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清净、超脱尘世的理想。诗中“清彻静无滓”和“澄心想天一”等句,体现了诗人对纯净心灵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最后两句“世路多风波,吾以观其止”,则显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超脱,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