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首夏当清和,薰风咽新蝉。 槐阴荫广庭,秀色媚远天。 沐馀换绛帻,虚徐鼓冰弦。 一为出塞吟,堂闼如穷边。 广陵散已绝,兹法更谁传。 欲知希声意,当在无弦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首夏:初夏。
  • 清和:天气清明和暖。
  • 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 :声音滞涩,这里指蝉声低沉。
  • 新蝉:初夏的蝉。
  • 槐阴:槐树的阴影。
  • :遮蔽。
  • 广庭:宽阔的庭院。
  • 秀色:美丽的景色。
  • :取悦,这里指景色迷人。
  • 远天:遥远的天空。
  • 沐馀:沐浴之后。
  • 绛帻:红色的头巾,这里可能指换上红色的衣物。
  • 虚徐:从容不迫的样子。
  • :弹奏。
  • 冰弦:指琴弦,形容其音色清冷。
  • 出塞吟:一种表达边塞情感的曲调。
  • 堂闼:指室内。
  • 穷边:边远之地。
  • 广陵散:古代琴曲名,已失传。
  • 兹法:这种方法,指弹奏古琴的技艺。
  • 希声:极微细的声音,这里指琴声。
  • 无弦:没有弦的琴,比喻无声之音。

翻译

初夏时节,天气清明和暖,和暖的东南风中,新蝉的声音低沉。槐树的阴影遮蔽了宽阔的庭院,美丽的景色迷人地映衬着遥远的天空。沐浴之后,换上红色的衣物,从容不迫地弹奏着清冷的琴弦。一曲出塞吟,让室内仿佛变成了边远之地。广陵散这样的曲子已经失传,这种弹琴的技艺还有谁能传承呢?要想理解那极微细的琴声,应当在无声之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初夏时节的宁静与美好,通过古琴的音乐表达了深远的情感。诗中“出塞吟”将室内空间与边塞的荒凉相联系,展现了音乐的力量和情感的传递。末句“欲知希声意,当在无弦前”巧妙地用“无弦”来比喻音乐的深远意境,表达了音乐超越物质形态,触及心灵深处的哲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古琴音乐的魅力和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