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邻父与榼行
天霜湖夜腥风吹,湖上病木鸟鸣悲。
贱子候夕归其里,到门轻啄低言辞。
贱妇当灯幸不寐,小婢启户尨缠维。
弱女不出应睡久,灯光灿面如尘黧。
我腹实饥口实燥,酒浆有无敢便思。
邻父偕来安得知,语话未半樽罍随。
邻父卓识时名外,我亦心定颜回姿。
今年县令称能吏,闲觅困我惟恐遗。
胥吏日来食鸡鸭,致我薄馔无堪持。
覃公晚男昨捕去,肌肤糜烂无还期。
夏旱秋涝况巧值,肉尽骨至那能支。
当年作县防盗贼,谁知此贼无能为。
举首天高明月远,四顾岭重蛮云垂。
望而成名似而祖,为我切奏删有司。
闻言安不泪雨注,我罪我罪无所推。
皇天何时与半绶,崩角北阙陈疮痍。
乞身归我南山陲,与尔子孙无暂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贱子:谦称自己。
- 候夕:等待夜晚。
- 啄:轻轻敲门。
- 低言辞:轻声说话。
- 贱妇:谦称自己的妻子。
- 不寐:不睡觉。
- 尨缠维:指狗缠绕着。
- 弱女:指年幼的女儿。
- 尘黧:灰尘和污垢。
- 口实燥:口渴。
- 樽罍随:酒器随之而来。
- 卓识:高明的见解。
- 颜回姿:颜回的样子,指安详。
- 能吏:能干的官员。
- 闲觅:闲暇时寻找。
- 困我:使我困扰。
- 胥吏:小官吏。
- 薄馔:简单的饭菜。
- 覃公:人名。
- 晚男:晚年的儿子。
- 糜烂:毁坏,破碎。
- 巧值:恰好遇到。
- 崩角北阙:向北方的宫阙叩头。
- 疮痍:创伤,比喻苦难。
翻译
夜晚,湖上的风带着腥味吹来,湖边的病树上鸟儿悲鸣。我等待夜晚回到家中,轻轻敲门,轻声说话。妻子在灯光下还未睡,小婢女打开门,狗儿缠绕着。年幼的女儿应该已经睡了很久,灯光下她的脸显得灰尘和污垢。我肚子饿,口渴,但不敢立刻想喝酒。邻居的父亲一起来了,他们不知道我家的困境,话还没说完,酒器就随之而来。邻居的父亲有高明的见解,我心安定,颜回般安详。今年县令被称为能干的官员,闲暇时寻找我,唯恐遗漏。小官吏每天都来吃我们的鸡鸭,使我们没有像样的饭菜。覃公的晚年的儿子昨天被抓走,身体破碎,不知何时能回来。夏天干旱,秋天又涝,恰好遇到这样的困境,我们怎么能支撑得住。当年县里防盗贼,谁知这些贼人无能为力。抬头看天,明月高悬,四周山岭重重,云雾低垂。希望成名如祖辈,为我向上面陈情,删去不合理的官员。听到这些,我怎能不泪如雨下,我的罪过,我无法推卸。皇天何时能赐我半点安慰,我愿向北方的宫阙叩头,陈述我们的苦难。请求让我回到南山的边陲,与你们的子孙永不分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归家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诗人以谦逊的姿态自称为“贱子”,表达了对家庭困境的无奈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通过对比邻父的“卓识”与县令的“能吏”形象,诗人揭示了社会上的虚伪与腐败。最后,诗人以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去的反思,表达了对正义和安宁生活的深切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