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体畏寒仲夏之月纩衣未舍一雨初霁欣然就曝檐下时逢饥岁百忧入怀俯仰候物率尔咏言四首
鹏鹪虽殊分,所飨各有涯。
天道无凉厚,人事自盈虚。
盗蹠宜满堂,曾颜宁得馀。
匪彼金钱子,是乃圣贤儒。
结发罗缃典,咏览孔氏书。
岂惟玩英华,寔以咏其腴。
富贵如浮云,雅抱在宣尼。
饥寒岂不畏,所志良有殊。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鹏鹪(péng jiāo):大鹏与鹪鹩,分别代表大与小的鸟类,比喻不同的人生境遇或志向。
- 飨(xiǎng):享用,指享受生活。
- 涯(yá):边际,限度。
- 凉厚:指天道的公正与否。
- 盈虚:指人事的兴衰变化。
- 盗蹠(dào zhí):古代传说中的大盗,比喻恶人。
- 曾颜:曾参和颜回,古代儒家学者,比喻贤人。
- 匪(fěi):非,不是。
- 金钱子:指世俗的财富。
- 结发:指成年,古代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女子十五岁束发加笄,表示成年。
- 罗缃典:指书籍,缃是浅黄色,古代书籍常用浅黄色纸张。
- 孔氏书:指孔子的著作,即儒家经典。
- 英华:指书籍中的精华。
- 腴(yú):肥美,这里指书籍中的丰富内容。
- 宣尼:孔子的别称。
翻译
大鹏与鹪鹩虽有不同,但各自享有的生活都有其限度。天道并不偏袒,人事自有兴衰变化。恶人或许能享满堂富贵,贤人难道就不能有所剩余?这并非因为世俗的财富,而是因为圣贤的儒学。自从成年以来,我就沉浸在儒家的经典之中,不仅欣赏其精华,更是在其中寻找生命的丰盈。富贵如同浮云,我真正珍视的是孔子的教诲。饥寒岂能不畏惧,但我的志向与世俗有所不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儒家学说的坚定信仰和对世俗富贵的超然态度。通过对比大鹏与鹪鹩、盗蹠与曾颜的不同命运,诗人强调了天道的公正和人事的自主。诗中“结发罗缃典,咏览孔氏书”展现了诗人对儒家经典的深厚情感,而“富贵如浮云,雅抱在宣尼”则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
黄省曾的其他作品
- 《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 》 —— [ 明 ] 黄省曾
- 《 上皇北狩歌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陈园三月之宴二首 》 —— [ 明 ] 黄省曾
- 《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 》 —— [ 明 ] 黄省曾
- 《 会稽六首 其三 》 —— [ 明 ] 黄省曾
- 《 戴公江鹢巳发买舟追送二首 》 —— [ 明 ] 黄省曾
- 《 泗州精舍与明慧上人谈禅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七 子州支父 》 —— [ 明 ] 黄省曾
相关推荐
- 《 夏五即事 》 —— [ 宋 ] 白玉蟾
- 《 甲午五月天津感事诗和慕庭先生韵兼示朝鲜使者 》 —— [ 清 ] 俞明震
- 《 乙丑仲夏,挈眷归江城,寄居毗巷,重九后迁归老宅因写东篱图以纪事七首 其三 》 —— [ 清 ] 陈式金
- 《 山中夏日 》 —— [ 五代十国 ] 孟贯
- 《 庚辰岁仲夏冲照处士王筌子真自渭上游三茅是时业趋召京师分袂于永城聊写长言同浼行色 》 —— [ 宋 ] 张舜民
- 《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叶盛酒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轮囷如象鼻焉传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诗云碧碗犹作象鼻弯白酒时带莲心苦 》 —— [ 元 ] 陆文圭
- 《 浣溪沙 仲夏即事 》 —— [ 明 ] 沈宜修
- 《 长亭怨慢·沈雪渔同年年八十有六,其子霄鹏迎养杭州,起居甚健。余方与约秋中当诣访,乃于中夏无疾遽逝,令弟逋梅来告,赋此写哀。君前官余姚训导最久,而葬木渎,故篇中及之 》 —— [ 清 ] 金兆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