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野春堂

· 管讷
野外茅堂不掩扉,堂前风日散晴霏。 梨花门巷清明近,春水池塘燕子飞。 每约邻翁同社饮,更从田畯劝农归。 明朝我亦寻春去,小试东风白苧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晴霏(fēi):晴朗的云雾。
  • 田畯(jùn):古代掌管农事的官。
  • 白苧衣(zhù yī):用苧麻织成的白色衣服,这里指轻便的春装。

翻译

在野外的茅草堂,门扉常开,堂前的风光晴朗,云雾散去。梨花盛开的门巷,清明时节将近,春水满塘,燕子翩翩飞翔。常常邀请邻家的老翁一同参加社日饮酒,又跟随农官劝农归来。明天我也要去寻找春天的踪迹,穿着轻便的春风白苧衣,小试一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春景图。诗中,“野外茅堂不掩扉”展现了主人公的豁达与自然,而“梨花门巷清明近,春水池塘燕子飞”则生动地勾勒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后两句“每约邻翁同社饮,更从田畯劝农归”体现了乡村的和谐与农事的繁忙。结尾的“明朝我亦寻春去,小试东风白苧衣”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充满了田园生活的乐趣和对春天的赞美。

管讷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时敏。少即能诗。洪武中征拜楚王府纪善,迁左长史,事王二十余年,以忠谨闻。年七十余致仕,楚王请留居武昌,禄养终身。有《蚓窍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