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士振蜀路看梅卷

· 蓝仁
綵服曾游锦水滨,见梅如见故乡亲。 当时鼓棹难为别,此日挥毫欲写真。 万里蜀山频入梦,一枝春色远随人。 欧阳翰墨名当代,赠尔寒梢数萼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綵服(cǎi fú):彩色的衣服,这里指出游时所穿的漂亮服饰。
  • 锦水滨:锦江之畔。
  • 鼓棹(gǔ zhào):划桨,这里指乘船。
  • 写真:描绘真实的形象,这里指画梅花。
  • 蜀山:四川的山,借指四川。

翻译

我曾身着鲜艳的服饰在锦江之畔游玩,看到梅花就如同见到了故乡的亲人。当时乘船离别时十分不舍,如今想要挥笔将梅花真实的模样画下来。万里之外的蜀山常常进入我的梦乡,那枝梅花的春色也远远地跟随在我身旁。欧阳的书法在当代颇有名气,我赠予你这画中寒梅的几枝新花苞。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纽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情谊。首联通过回忆在锦水滨看到梅花,将梅花与故乡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颔联描述了当时离别的情景和现在想要画梅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那段经历的深刻记忆和对梅花的喜爱。颈联中“万里蜀山频入梦”,进一步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而“一枝春色远随人”则富有意境地表现了梅花所代表的美好情感如影随形。尾联提到欧阳的翰墨名重当代,并以赠画中寒梅数萼新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情谊。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