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得诸君登镇海楼游浮邱二作喜而赋和

危楼缥缈切清都,海国层阴热有无。 地控五城开巨浸,天回千嶂俯雄图。 雕窗锦石飞觥远,碧树丹梯送眼孤。 何事卧游情不浅,赋来陶谢本吾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危楼:高楼。(“危”读音:wēi)
  • 缥缈:形容高远隐约的样子。(“缥”读音:piāo;“缈”读音:miǎo)
  • 清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阙。
  • 海国:滨海地区。
  • 层阴:指密布的浓云。
  • 巨浸:大水。
  • 天回:指天空回旋。
  • 雄图:指险要雄伟的地势。
  • 飞觥(gōng):传杯。

翻译

高楼高远隐约仿佛接近天帝的宫阙,滨海之地的浓云时聚时散,天气或热或凉。此地控制着五座城池,面临着广阔的大水,天空回旋,千峰环绕,俯瞰着雄伟的地势。雕花的窗户,美丽的石头,人们传杯饮酒,距离遥远,碧绿的树木,红色的阶梯,送目远望,使人感到孤独。为何在卧游时情感依然深厚呢,写出来的诗如同陶潜、谢灵运一般,我也是这样的人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镇海楼的雄伟壮丽和周围景色的秀美,以及诗人在游览时的感受。诗的首联通过“危楼缥缈”和“海国层阴”,写出了楼的高远和天气的变化,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颔联“地控五城开巨浸,天回千嶂俯雄图”,形象地表现了此地的重要地理位置和雄伟的地势,语言气势磅礴。颈联“雕窗锦石飞觥远,碧树丹梯送眼孤”,则从细节上描写了楼内的装饰和周围的景物,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尾联“何事卧游情不浅,赋来陶谢本吾徒”,表达了诗人对游览的喜爱和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认为自己的诗作可以与陶潜、谢灵运相媲美。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诗人内心感受的抒发,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谢与思

谢与思,字见齐,一字方壶。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官诸暨知县,寻调大田,为蜚语所中,贬秩。筑小楼于郊坰以隐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一有传。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