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仙郎:对年轻俊逸的尚书郎的美称。(“郎”读作“láng”)
- 征鸿:即征雁,迁徙的大雁。
- 河岳:黄河和山岳。
- 愁云:令人发愁的云彩,这里指战局的紧张氛围。
- 赵北:古代赵国的北部,这里借指北方地区。
- 海天佳气:海边天空的美好气象。
- 吴中:今江苏苏州一带。
翻译
年轻俊逸的您长久分别,我听见迁徙的大雁鸣叫,我们两地登高,惆怅相望的心情是相同的。 黄河山岳之上愁云密布,笼罩着北方地区,海边天空的美好气象布满了吴中地区。 年老后为躲避世事,家也难以安定,战乱之后悲秋的诗赋反而更加精巧。 篱笆旁的黄花应该自我怜惜,要留下一枝傲然面对霜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谢榛在暮秋时节酬答王元美的作品。诗中通过对两地景色和心情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通过“征鸿”这一意象,点明了两人分别已久,而登高怅望则体现了他们对彼此的思念和牵挂。颔联以“愁云”和“佳气”对比,写出了北方战局的紧张和吴中地区的美好气象,形成强烈的反差。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年老避世却家难定的无奈,以及战乱后诗赋更工的独特感受,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尾联以黄花自喻,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和傲岸的气节。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