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二首

· 谢榛
十月嘶胡马,南来饮潞河。 论功自有定,报国岂无多。 雾拥宫门隔,星飞羽檄过。 中兴见神武,不许郅支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嘶胡马:指北方少数民族的战马嘶鸣。“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 潞河:古水名,今称白河,在今北京通州。
  • 羽檄(xí):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翻译

十月里北方少数民族的战马嘶鸣,他们向南来到潞河饮水。 评定功劳自然有一定的标准,报效国家的人难道还少吗? 浓雾笼罩着宫门,使之相互阻隔,流星般的紧急文书迅速飞过。 国家中兴可以看到圣上的神明威武,绝不允许像郅支单于那样的敌人求和。

赏析

这首诗以北方战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朝廷抵御外敌的期望。诗的开头描绘了胡马南下的情景,暗示了边境的紧张局势。接着,诗人提到论功和报国,强调了人们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和意义。“雾拥宫门隔,星飞羽檄过”这两句,通过对环境和军事文书传递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战争的紧张氛围。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国家中兴和圣上神武的信心,以及坚决抗击外敌、不允许求和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意境雄浑,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