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草堂前手植丛竹已生二笋别来三载今想成林矣客中感物而作

· 蓝智
丛竹新移涧水西,喜添双笋迸阶泥。 春云绕屋苍龙起,夜月临轩翠凤栖。 石上琅玕当并长,壁间蝌蚪待重题。 他年五柳归来好,三径清风独杖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琅玕(láng gān):像珠子的美石。
  • 三径:原指庭园中的小路,后来常指代隐士的住处。
  • 杖藜:拄着藜杖。藜,草本植物,茎可做拐杖。

翻译

我在草堂前亲手种下的一丛竹子已移栽到涧水西边,高兴地看到增添的两个竹笋从阶下的泥土中破土而出。春天的云彩环绕着屋子,竹子犹如苍龙般腾起;夜晚的月光照临轩窗,竹子又似翠凤般栖息。石头上的美石应当和竹子一同生长,墙壁间的蝌蚪文字等待着重新题诗。等到日后我像陶渊明一样辞官归来就好了,那时在这清幽的小径上,我将独自拄着藜杖,享受这清风拂面的惬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亲手种植的竹子的生长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诗中通过“喜添双笋迸阶泥”“春云绕屋苍龙起,夜月临轩翠凤栖”等诗句,生动地展现了竹子的生机与美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石上琅玕当并长,壁间蝌蚪待重题”则增添了一份文化气息和艺术氛围。最后,“他年五柳归来好,三径清风独杖藜”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田园、追求宁静自由的心境。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