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洞野十绝发老株塘

· 霍韬
汉碑旧峙燕然山,胡马穷沙遁不还。 今日燕然春草绿,狡胡南牧马犹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峙(zhì):直立,耸立。
  • 燕然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
  • 穷沙:荒凉的沙漠。
  • 狡胡:狡黠的胡人。

翻译

汉朝的碑石曾经耸立在燕然山上,胡人兵马在荒凉的沙漠中败退不再回来。如今的燕然山春草碧绿,狡黠的胡人在南方牧马,那些马匹身上还带有斑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对边境局势的关注和思考。诗的前两句提到汉碑曾立于燕然山,象征着过去对胡人的胜利,胡马逃遁不再回来,展现了昔日的辉煌。后两句则回到现实,燕然山春草已绿,但胡人仍在南方牧马,暗示边境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整首诗意境苍凉,透露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认识。

霍韬

霍韬

明广东南海人,字渭先,号兀厓、渭厓。正德九年进士第一。告归成婚,读书西樵山。世宗即位,授兵部主事。以议“大礼”称帝意,数迁,超拜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丁忧后,起历吏部左、右侍郎,以好与人竞,致帝厌之,出为南京礼部尚书。在南京,施政以维护礼教为要,而为人行事多不洽公论。再为礼部尚书卒,谥文敏。有《诗经解》、《象山学辨》、《程朱训释》、《西汉笔评》、《渭厓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