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驾部邦礼出守潮阳

· 谢榛
五马辞郎署,双旌驻祖筵。 青山相别后,黄鸟独吟边。 晓色分江树,春风送楚船。 云深岭外路,地尽海南天。 叠浪平夷岛,高秋肃瘴烟。 蛮方俗化日,郡阁政成年。 雨露三农足,歌谣万里传。 昌黎有遗庙,千载尚依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马:汉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借指太守的车驾。
  • 郎署:汉时郎官办公的衙门,后用以代称皇帝的侍从官。(“郎”读音:láng)
  • 双旌:唐代节度使初授,朝廷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后泛指高官之仪仗。
  • 祖筵:送行的酒席。
  • 瘴烟:山林间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雾气。(“瘴”读音:zhàng)

翻译

你(陈邦礼)乘坐五马驾车离开郎署,带着双旌停驻在送行的酒席前。我们在青山分别后,你独自在那黄鸟啼鸣的地方吟诗。清晨的阳光映照着江边的树木,春风吹送着你的楚船前行。那云深之处是通往岭外的道路,那是大地的尽头、海南的天边。层层波浪拍打着平坦的岛屿,深秋的风肃清着山林间的瘴气。在那蛮夷之地,风俗正在逐渐改变,郡县的政事也在你的治理下变得完善。雨水和露水充足,惠及三农,你的政绩和美名将被歌谣传颂万里。昌黎(韩愈)曾在那里有一座遗庙,历经千载依然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谢榛送陈邦礼去潮阳赴任。诗中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如“五马辞郎署,双旌驻祖筵”,展现了离别时的庄重。接着描写了分别后的景象,“青山相别后,黄鸟独吟边”,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而后通过对路途景色的描写,如“晓色分江树,春风送楚船。云深岭外路,地尽海南天”,烘托出潮阳地处偏远。同时,诗中也对陈邦礼的赴任充满了期待,“叠浪平夷岛,高秋肃瘴烟。蛮方俗化日,郡阁政成年”,相信他能在潮阳做出一番政绩,改变当地的风俗,治理好郡县。最后提到昌黎的遗庙,“昌黎有遗庙,千载尚依然”,或许是希望陈邦礼能像韩愈一样,在当地留下美名。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表达了送别之情,又对友人的未来寄予了厚望。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