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缊袍:用乱麻衬于其中的袍子,古时为贫者所服。缊(yùn)
- 无里:没有衬里。
- 食无余:食物没有剩余,形容生活贫困。
- 郭泰:东汉时期名士,以博学和清高著称。
- 叔度:指东汉时期的黄宪,字叔度,以德行著称。
- 扬雄: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以辞赋著称。
- 玉堂:指宫殿,也用来比喻高位。
- 紫极宫:道观名,这里可能指作者的居所。
- 弊庐:破旧的房屋,谦称自己的住所。
- 邻壤:邻近的土地,指邻居。
- 赋闲居:指闲居时所作的诗文。
翻译
我穿着没有衬里的破旧袍子,食物也常常没有剩余,常常被旁人嘲笑我还在坚持著书。我无法像郭泰那样夸赞叔度的德行,也不敢自比扬雄,与司马相如相提并论。我并不梦想住在宫殿之中,我的居所只是紫极宫前的一间破旧小屋。我多么希望我的故人能住在邻近,这样我就可以在溪头来往,赋诗闲居,享受宁静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张羽对自己贫困生活的自嘲,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缊袍无里食无余”直接描绘了作者的贫困状态,而“每被傍人笑著书”则反映了作者在贫困中仍坚持写作的精神。通过对郭泰、叔度、扬雄和相如的提及,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谦逊。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与故人邻近居住,共同享受闲居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对友情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