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午四咏守宫艾虎百索辟兵符

· 张羽
作伪欲成真,狞狰门上挂。 若教鬼有灵,看来应未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午:即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 守宫:指守卫宫门的神兽或装饰物。
  • 艾虎:端午节时挂在门上的艾草和虎形装饰,用以驱邪避疫。
  • 百索:指多种绳索,可能指用于悬挂或绑扎的物品。
  • 辟兵符:古代用于避邪的符咒。
  • 狞狰:形容凶猛可怕的样子。

翻译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将假装的守宫挂在门上,虽然它们看起来凶猛可怕。 如果鬼魂真的有灵性,它们看到这些装饰,应该也不会感到害怕。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端午节时挂在门上的装饰物,表达了人们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幽默态度。诗中“作伪欲成真”一句,既指出了这些装饰物的虚构性,又暗示了人们希望通过这些装饰来达到真实的效果,即驱邪避疫。后两句则以幽默的口吻,想象鬼魂看到这些装饰时的反应,显示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轻松态度和对超自然现象的戏谑看法。整体上,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既体现了节日的氛围,又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幽默感。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