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崇高广西都事
清江材子请长缨,风雨南荆万里行。
组甲夜驰豺虎窟,帛书朝奏凤凰城。
公车已见登臣乐,幕府旋闻用子荆。
照海锦帆津吏报,轰山铜鼓峒人迎。
檄来篁竹霜都静,诗到梅花雪共清。
上日桂林延父老,为言折木泰阶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江材子:指林崇高,因其来自清江,故称。
- 请长缨:请求出征,长缨指长带子,比喻军权。
- 组甲:古代战士的铠甲,此处指军队。
- 帛书:写在丝帛上的文书,此处指奏章。
- 凤凰城:指京城。
- 公车:古代官署名,掌管官吏的选拔。
- 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
- 子荆:人名,可能是指林崇高的同僚或下属。
- 锦帆:华美的帆船。
- 津吏:管理渡口的小吏。
- 铜鼓: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也用于军事信号。
- 峒人:指居住在山区的少数民族。
- 篁竹:竹林。
- 上日:指重要的日子或节日。
- 折木:可能指砍伐树木作为庆祝或仪式之用。
- 泰阶平:泰阶是古代星名,平指星象正常,比喻国家太平。
翻译
清江的才子林崇高请求出征,风雨中踏上了南荆的万里征程。夜晚,军队如豺虎般疾驰,朝晨,奏章如凤凰飞向京城。公车已见他登上臣乐之位,幕府不久将闻用子荆之名。华美的帆船在海上照耀,管理渡口的小吏报告平安,轰鸣的铜鼓声中,山区的少数民族热情迎接。檄文传来,竹林中的霜都静了,诗意到时,梅花与雪共清。重要日子在桂林招待父老,为他们言说砍伐树木庆祝,国家太平如泰阶星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林崇高出征广西的壮丽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他的英勇与才智。诗中“组甲夜驰豺虎窟,帛书朝奏凤凰城”一句,既表现了军队的迅猛,又体现了林崇高的忠诚与效率。后文通过“锦帆”、“铜鼓”等具象描绘,传达了当地人民对林崇高的热烈欢迎。结尾的“折木泰阶平”则寓意国家太平,表达了对林崇高使命的肯定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