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远望

· 张羽
重阴生夕霏,阴霭纷如雾。 乍睹余霞景,已失前山处。 氛氲迷去鸟,杳眇沉疏树。 望远一凄然,徘徊独归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阴:浓密的阴云。
  • 夕霏:傍晚的雾气。
  • 阴霭:阴暗的云雾。
  • 氛氲: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 杳眇:深远而模糊。

翻译

浓密的阴云带来了傍晚的雾气,阴暗的云雾纷乱如雾。 突然间看到了残留的晚霞景象,却已不见了前方的山峦。 云雾缭绕中迷失了飞鸟,深远而模糊中沉没了稀疏的树木。 望着远方,心中一阵凄凉,独自徘徊在归途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傍晚的景象,通过“重阴”、“阴霭”等词语,传达出一种压抑和迷茫的氛围。诗中“乍睹余霞景,已失前山处”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景物的变幻,增添了诗意的深度。末句“望远一凄然,徘徊独归路”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使全诗情感更加深沉。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