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答

白发飘萧老翰林,故乡长忆越山阴。 客程牛渚星槎远,吟思龙江烟浪深。 多子出疆迎荡节,顾予为国抱葵心。 行看洱水堤边柳,满马春风拂醉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飘萧:飘动。
  • 越山阴:指越地的山岭,这里指作者的故乡。
  • 牛渚:地名,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长江边上,古代著名的渡口。
  • 星槎:指船只,古代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木筏)来往,后借指舟船。
  • 龙江:地名,可能指长江,也可能指其他地方的江河。
  • 烟浪:烟雾笼罩的波浪。
  • 多子:指众多的儿子。
  • 出疆:离开国境。
  • 荡节:古代使者所持的符节,用以表示身份。
  • 葵心:比喻忠诚的心。
  • 洱水:河流名,在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澜沧江的支流。
  • 满马:形容马匹众多,或指马匹载满了东西。

翻译

白发飘动的我,已是老去的翰林学士,心中长久地怀念着故乡的越山。 客途中,我乘船远行至牛渚,星光下的船只显得那么遥远,我的思绪则如龙江上的烟浪般深邃。 我的众多儿子已经离开国境,迎接使者的荡节,而我,则是为了国家的忠诚,怀抱着一颗葵心。 行走间,我期待着洱水堤边的柳树,满载的马匹在春风中摇曳,醉人的吟咏随之飘扬。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白发飘萧老翰林”描绘了作者年老的形象,而“故乡长忆越山阴”则透露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后句通过“客程牛渚星槎远”和“吟思龙江烟浪深”展现了旅途的遥远和思绪的深邃。结尾的“行看洱水堤边柳,满马春风拂醉吟”则预示了即将到来的美好景象,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深厚情感。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