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朱彦实母韩氏

昼锦韩家百载馀,清风犹及渡江初。 曾从夫贵膺金诰,不待儿归奉绣舆。 墨晕帐昏秋阁冷,锦文机断夜窗虚。 储山好并泷冈秀,彤管他年更大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昼锦:比喻富贵还乡。
  • 韩家:指韩愈家族,这里泛指有名望的家族。
  • 膺金诰:指受到皇帝的封赏。
  • 绣舆:装饰华丽的轿子,这里指富贵生活。
  • 墨晕:墨迹晕开的样子。
  • 锦文机断:指织锦的机器停止工作,比喻家道中落。
  • 夜窗虚:夜晚窗户空虚,形容孤寂。
  • 储山:地名,这里可能指韩氏的家乡。
  • 泷冈:地名,这里可能指韩氏的安葬地。
  • 彤管:古代用来书写的红色笔,这里指史书。

翻译

韩家富贵还乡的荣耀已延续百年有余,清廉的风气依然保留在渡江之初。 曾因夫君的显贵而受到皇帝的封赏,不等到儿子归来就享受了富贵生活。 墨迹在昏暗的秋阁中晕开,显得凄凉;织锦的机器停止了工作,夜晚的窗户显得空虚。 储山与泷冈的秀丽景色并列,史书将来会用红色的笔墨再次记载她的故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韩家百年的荣耀与变迁,表达了对朱彦实母亲韩氏的敬仰与怀念。诗中“昼锦韩家”与“清风犹及”形成对比,既展现了韩家的显赫,又强调了韩氏的清廉品质。后句通过“膺金诰”与“奉绣舆”的对比,突出了韩氏的尊贵与独立。末句以“彤管他年更大书”作结,预示着韩氏的事迹将被后人铭记,彰显了其不朽的精神。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