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黎惟仁见寄

卧病芙蓉溪上村,心期无地与君论。 社中僧散归庐岳,渡口人来问鹿门。 岁晏鱼鸿愁莫至,径荒松菊喜犹存。 报书欲访安期去,四百名山好避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卧病:因病躺下。
  • 心期:内心的期望或约定。
  • 社中:指寺庙中的僧侣。
  • 归庐岳:回到庐山的寺庙。
  • 鹿门:地名,指鹿门山,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
  • 岁晏:年末。
  • 鱼鸿:鱼和雁,古代常用来比喻书信。
  • 径荒:小路荒废。
  • 松菊:松树和菊花,常用来象征高洁和不屈。
  • 报书:回信。
  • 安期: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四百名山:泛指众多的名山。
  • 避諠:避开喧嚣。

翻译

我因病躺在这芙蓉溪边的村庄,心中有许多期望却无处与你讨论。寺庙中的僧侣已经散去,回到了庐山的寺庙,而渡口有人来询问鹿门的情况。年末时,我忧愁地等待着书信的到来,但幸好那荒废的小路上,松树和菊花依然欢喜地存在着。我打算回信给你,想要去拜访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去那众多的名山中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远离尘世的喧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因病卧床时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芙蓉溪、庐岳、鹿门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同时,岁晏鱼鸿、径荒松菊的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最后,诗人欲访仙人安期,寻求名山避世,反映了他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心灵净土的渴望。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