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宰木:墓地上的树木。
- 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 宿草:指墓地上的草,因常年不除,故称宿草。
- 怜:同情,哀怜。
- 祭:祭祀,祭奠。
- 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也指祭祀活动。
- 处士: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 终古:自古以来,永远。
- 黔娄:古代传说中的隐士,此处可能指李山人。
- 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
- 遗文:指留下的文章或著作。
- 束书:整理书籍。
- 零落:散失,不完整。
- 哀猿:悲伤的猿猴,常用来形容哀伤的景象。
翻译
墓地上的树木在风中萧萧作响,我听不见它们的声音,但我最同情那青山上长满的宿草。乡亲们已经在社里祭祀了先生,而他的弟子也曾为他修建了坟墓。自古以来,黔娄这样的隐士空有谥号,而百年来封禅的典礼竟然遗忘了他的文章。整理书籍时,我感叹他的著作已经零落,只能看到悲伤的猿猴对着白云哀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隐士李山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诗中通过描绘墓地凄凉的景象,如“宰木萧萧”和“宿草”,以及乡亲们的祭祀和弟子的建墓,展现了李山人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后两句则通过对比黔娄的谥号和封禅的遗文,抒发了对李山人被遗忘的遗憾。最后,以“束书身后嗟零落”和“哀猿向白云”作结,既表达了对李山人著作散失的惋惜,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无尽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