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歌四首

郁孤台下江月光,白鹊楼前江水长。 何处边笳传塞曲,万家砧杵满城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郁孤台:位于赣州的一个著名景点。
  • 白鹊楼:赣州的一个地标性建筑。
  • 边笳:边疆的笳声,一种乐器。
  • 塞曲:边塞的歌曲。
  • 砧杵:捣衣用的石砧和木杵,这里指捣衣声。

翻译

在郁孤台下,江面上的月光闪烁,白鹊楼前的江水悠悠流淌。 不知何处传来了边疆的笳声和塞曲,整个城市中,万家捣衣声伴随着满城的霜露。

赏析

这首诗以赣州为背景,通过描绘月光、江水、边笳和捣衣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郁孤台下江月光”和“白鹊楼前江水长”两句,既展现了赣州的自然美景,又隐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后两句“何处边笳传塞曲,万家砧杵满城霜”则通过边笳和捣衣声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边疆的思念和对家园的眷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