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而待守归州
汉室分符属俊良,喜君得郡古丹阳。
去时佩印辞京邸,到日题诗出射堂。
大别东连荒梦泽,潜江南下乱潇湘。
三休竟望荆台远,九辨空思汨水长。
熊绎旧邦留荜辂,灵均遗庙洁椒浆。
竹枝渐习巴渝曲,月峡遥归蜀客航。
几处种山还采蜡,何人驻马问耕桑。
拔河应笑祈农异,竞渡堪怜习俗狂。
百里芜城夔子国,千家菰米楚人乡。
讼庭山鸟时时下,燕寝江蓠冉冉香。
露冕褰帷真此地,浮云征雁自殊方。
吴公治行推高第,禁掖行瞻日月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分符:古代官员任职时,朝廷赐予的符信,象征权力。
- 丹阳:古代郡名,今江苏丹阳市一带。
- 射堂:古代官署名,此处指官府。
- 大别:山名,即大别山。
- 梦泽:即云梦泽,古代湖泊名,位于今湖北湖南交界处。
- 潜江:地名,今湖北潜江市。
- 潇湘:指湖南的湘江和潇水。
- 三休:多次休息,此处指多次停留。
- 荆台:地名,古代楚国的重要地点。
- 九辨:古代楚辞的一种,此处指楚辞。
- 汨水:河流名,流经湖南。
- 熊绎:古代楚国的开国君主。
- 荜辂:古代的一种简陋车辆。
- 灵均:屈原的字。
- 椒浆:用椒泡制的酒,古代用于祭祀。
- 竹枝:古代民歌的一种。
- 巴渝曲:古代巴渝地区的民歌。
- 月峡:地名,指三峡。
- 蜀客航:指来自蜀地的船只。
- 种山:种植山林。
- 采蜡:采集蜡烛原料。
- 拔河:古代的一种农耕习俗。
- 竞渡:指赛龙舟。
- 夔子国:古代国名,位于今重庆一带。
- 菰米: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可食用。
- 讼庭:法庭。
- 燕寝:古代官员的住所。
- 江蓠:一种植物,香气浓郁。
- 露冕:古代官员的帽子。
- 褰帷:拉开帷幕。
- 浮云:比喻远行。
- 征雁:迁徙的雁群。
- 禁掖:宫廷的侧门。
翻译
汉室任命贤良之士,欣喜你得到古丹阳郡的治理权。离开时带着印章告别京城,到达后在官府题诗。大别山向东连接荒凉的云梦泽,潜江向南流经混乱的潇湘。多次停留远望荆台,空想楚辞中的汨水。熊绎的旧国留下简陋的车辆,灵均的遗庙中供奉着椒酒。逐渐熟悉巴渝的民歌,远望归来的蜀地船只。几处山林还在采集蜡烛原料,谁在驻马询问农耕之事。拔河应笑与农耕习俗不同,赛龙舟令人怜悯习俗的狂热。百里荒城是夔子国,千家菰米是楚人的故乡。法庭上鸟儿时常飞下,官员住所中江蓠香气缓缓散发。戴着官帽在此地拉开帷幕,远行的雁群自不同方向飞来。吴公的治理成就被推崇为高等级,宫廷中瞻仰着日月的光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古丹阳郡的情景,通过丰富的地理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其对新任地的期待和对过往的回顾。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古代地名和历史人物,如大别山、云梦泽、熊绎、灵均等,增强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同时,通过对当地风俗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如巴渝曲、月峡、采蜡等,展现了官员对新环境的适应和对当地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官员治理成就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