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篇寄安茂卿
璆山不断吴天碧,词客开林似安石。
长荡千家曲隑青,高楼一片五云白。
蒲溪兰坂槿为援,月榭风轩桂是尊。
已见吹箫迎竹浦,更逢移艇问花源。
万花拥袂何葱茜,几曲歌喉递流啭。
坐满佳宾北海欢,歌邀群从西池宴。
江陵幼妇竹枝词,清溪小姑桃叶诗。
谢公雅善洛生咏,胜在东山游乐时。
东山岂必终焉志,辟书四十膺朝寄。
看君长笑向西林,我诗更续琅琊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璆山(qiú shān):指美丽的山。
- 吴天:指吴地的天空,泛指江南地区。
- 安石:指东晋名臣谢安,字安石,此处比喻才德兼备的人。
- 长荡:指广阔的水面。
- 曲隑(qū gāi):曲折的堤岸。
- 蒲溪:指长满蒲草的小溪。
- 兰坂:长满兰草的斜坡。
- 槿为援:以木槿为篱笆。
- 月榭风轩:指赏月的亭台和通风的楼阁。
- 竹浦:长满竹子的小河边。
- 桃叶诗:指古代诗人王献之的《桃叶歌》,此处泛指优美的诗歌。
- 洛生咏:指洛阳的文人吟咏。
- 琅琊记:指古代文学作品《琅琊榜》,此处泛指文学创作。
翻译
美丽的山峦连绵不断,江南的天空碧蓝如洗,才子如安石般开创新局面。广阔的水面上,千家万户的堤岸青翠曲折,高楼耸立,云彩洁白如五色。小溪边长满蒲草,斜坡上兰草丛生,木槿作为篱笆,赏月的亭台和通风的楼阁中,桂树是尊贵的象征。已经听到箫声在竹林边响起,又遇到小船在花源处询问。万花簇拥,衣袖间香气扑鼻,几曲歌声流转,婉转动听。坐满了嘉宾,欢声笑语,歌声邀请众人共赴西池宴会。江陵的才女吟唱竹枝词,清溪的小姑吟咏桃叶诗。谢公擅长洛阳文人的吟咏,胜在东山游乐之时。东山未必是最终的志向,四十岁时受到朝廷的重托。看你笑着走向西林,我的诗篇将继续续写琅琊的记忆。
赏析
这首诗以江南的美景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才子在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环境中的生活和创作情景。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和文学典故,如“璆山”、“吴天”、“安石”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整体上,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文人雅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