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陈忠甫同镇继正琇德清如序四诗僧过显恩精舍见访

木榻世情疏,燕阳偶卜居。 道林邀法社,玄度爱僧庐。 吏隐兼持律,家贫不废书。 清言吾意惬,步屧更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木榻:木制的床榻,这里指简朴的生活环境。
  • 燕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作者的居住地。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 道林:可能指某个寺庙或僧人的名字。
  • 法社:佛教的社团或集会。
  • 玄度:深远的思考或哲学。
  • 僧庐:僧人的住所。
  • 吏隐:指官吏隐退。
  • 持律:遵守戒律。
  • 家贫:家庭贫穷。
  • 废书:停止读书。
  • 清言:清谈,指高雅的言谈。
  • 吾意惬:我感到满意。
  • 步屧:行走的脚步声。

翻译

在简朴的木榻上,我对世俗的情感已经疏远,偶然在燕阳选择了居住的地方。我邀请道林一同参与佛教的法社,深爱着僧人的住所。作为隐退的官吏,我坚持遵守戒律,尽管家境贫寒,但我从未停止读书。高雅的言谈让我感到满意,那么行走的脚步声又该如何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欧大任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喜爱。诗中,“木榻世情疏”一句,即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的疏离感,而“道林邀法社,玄度爱僧庐”则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法社和僧人住所的深厚情感。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吏隐兼持律,家贫不废书”展示了作者即使在隐退和贫穷中,也坚持遵守戒律和不懈学习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坚守。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